欢迎访问陕西省旅游协会官方网站!
今天是
陕西省旅游协会[官网] 陕西省旅游协会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陕西省旅游协会公众号
新闻资讯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资讯 >
“三力”“四转”助飞旅游脱贫梦 --宝鸡“旅游+扶贫”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19-06-26 未知 返回列表

数字是苍白的,也是最有力的,这是一组来自宝鸡市脱贫一线的数字:

2016年全市旅游人数达到632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439.8亿元;全市实现14万贫困人口脱贫,其中依靠“旅游+扶贫”实现5万人脱贫,占全市脱贫人口的35%;2017年7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来宝视察,对宝鸡依靠“旅游+扶贫”带动贫困人口脱贫给予高度肯定。

宝鸡“旅游+扶贫”的魅力何在?答案是“三力”( 党政主推力、企业主动力、农户主力军)“四转”( 农民转工人、庭院转驿站、山货转商品、乡土转文化)。

“三力”合一促脱贫

近年来,宝鸡市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 “十三五”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适应全民旅游、全域旅游的新常态,发挥党政主推力、企业主动力、农户主力军作用,把山区变景区,靠景区带山区,走活了以旅带农、兴旅富民的脱贫攻坚“先手棋”。

——发挥党政的主推力作用,规划大景区

宝鸡市北部乔山、南部秦岭、西部关山集聚了近50%以上的贫困人口,解决好这三个区域的贫困靠农业太慢、靠搬迁太难、靠兜底太多,如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市委、市政府领导在反复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把目光锁定在极具观光旅游和健康养老价值的山水上,变贫困地区生态优势为发展优势,让贫困地区依水得利、贫困群众因山受益。按照“建一个大景点,带火一片贫困村” 的思路,全市在编制旅游发展规划、争取旅游发展资金、安排旅游公共项目时,坚持旅游产业布局与脱贫攻坚结合,使旅游发展和扶贫开发同步规划、同步推进、同步显效,促进产业和民生共赢。近三年,全市设立5000万元产业基金,投入3.8亿余元支持41个景区发展,集中打造60多个乡村旅游示范村,其中54个是扶贫攻坚重点村。大水川景区带动了陈仓区南峪村、新民村,太白山景区开发带动了眉县上王村,关山草原景区开发带动了陇县店子村、老虎沟村、银科村,青峰峡开发带动了太白县杜家庄村,羌族故里开发带动了凤县长坪村,玉燕山庄开发带动了凤翔燕家庄村,基本上形成了建一处景点、引一批企业、活一带经济、富一方群众的喜人局面。2016年,全市旅游业共有就业人员11.2万多人,促进3.76万贫困群众稳定脱贫。

——发挥企业的主动力作用,建设大景区

“培育一个好产业就是群众永久钱袋子”。结合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市把最优质的山区资源做成一个个项目,培育成一个个稳定增收的产业,采取政府推介、政策吸引、融资担保、正向激励等方式,积极吸引国内有实力的大企业投资景区开发,以大投入带动大发展。全市选择具有较强经济实力、管理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西部投资集团、育才集团等30个大企业大集团投资35亿多元,重点打造13个4A级以上景区,带动24个贫困村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培育形成以农家乐、家庭旅馆、土特产销售为主的旅游配套产业,积极探索贫困户“入股景区,分红增收”的新渠道,带动24个贫困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达到50%以上。2014年,陈仓区采取旅游基础设施PPP投融资模式,吸引育才集团投资50亿元建设大水川、灵宝峡、九龙山景区,把南峪村及其附近的贫困村融入了宝鸡大旅游格局。2015年,陇县引进陕西建工集团、咸阳巴士集团,分别投资1.1亿元、0.3亿元建成了游客服务中心和房车营地,让沉寂多年的关山草原“热”起来、“火” 起来。2013年,太白县引进西部投资集团开发建设青峰峡景区,经过 3年的努力,已将景区打造成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 4A级旅游景区,持续带动周边数千名群众脱贫奔小康。

——发挥农户的主力军作用,跟进大景区

大景区带来了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众多的就业致富机会。市县两级加大技能培训力度,让贫困户不掏腰包就能学技术。一方面,补贴到企业。将扶贫补助资金与景区企业用工有效衔接,由景区企业组织培训,让贫困户学保安、学驾驶、学烹饪、学园艺、学管理,在家门口稳就业、增收入。另一方面,开展专业培训。组织贫困户积极参加酒店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微店经营等市场化、专业化培训,鼓励农民在家门口创业致富,让贫困户闯市场、当老板。陈仓区香泉镇南峪村贺志军就是依靠就业培训脱贫的典型代表,过去由于家境困难,他四处打工,但仍然难以摆脱贫困。2015年参加育才汽车驾驶专业免费培训后,他每月稳定收益达到3000元,生活在他熟悉的乡村,每天接送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他的生活非常幸福。像贺志军的事例很多,数以万计的贫困户,在党的惠民政策照耀下,或打工、或创业,靠一技、多技摆脱了贫困,贫困户在经济收入上有了更多获得感、在自信自立上有了更多自豪感。

“四转”带来稳收益

“旅游+扶贫”从表象看是收入增加了,脱贫目标实现了,从本质看却是生活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是对原有生活的重新塑造。

——农民转工人

就业是民生之本,到景区上班相比较田间耕作收入有保障、就业渠道广、灾情风险小,就如同给贫困户端上了“金饭碗”。陈仓区香泉镇南峪村贫困户陈海生,在区扶贫、旅游部门及镇、村帮扶下,应聘到大水川景区做水电工,妻子袁林翠安排到景区当保洁员,大儿子陈小宝在九龙山景区当安保员,三人每月稳定收入9000多元,成为了旅游的直接从业者。“以前在外打工,一年到头也攒不下几个钱,现在收入不比外面低,还能和家人待在一起!”陈海生说。与陈海生同村的贫困户贾改琴,全家六口人,靠自己在家种几亩薄地和丈夫在外打工维持生活。大水川景区开发后,她看到了商机,2016年4月,她把丈夫叫回家,夫妻俩开办了农家乐。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多半年就收入了近10万元。她说:“在旺季一天的收入顶得上以前种一茬3亩麦子的收入了。”近三个月,贾改琴收入就超过 3万元。南峪村党支部书记梁有军高兴地说:“现在全村至少有80%的村民从事旅游业,群众稳定增收有了牢固的项目支撑。”目前,3万多名以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在景区从事基建、客房、餐饮、检票、保洁等工作,当上了“旅游工人”。

——庭院转驿站

乡村庭院青山环抱,竹篱小院瓜果飘香,门前小道闲庭散步,邻里之间鸡吠相闻,是住惯高楼大厦、见惯了人造“盆景”的游客青睐和向往的“桃花源”。 眉县槐芽镇闫家堡村,位于秦岭主峰太白山脚下,共有贫困户24户67人。2015年,引进关中民俗体验项目“庵嶺古城”后,闫家堡村按照“村庄景区化、设施旅馆化”的标准,将传统民居改造为现代民宿,带动全村开办农家乐86户,其中贫困户开办11户。2016年通过“旅游+扶贫”,13户36人顺利脱贫。陇县天成镇银科村贫困户李建祥,在关山景区经营骑马旅游项目的同时,把自家去年新盖的三间房,简装成家庭旅馆,在旅游旺季远在西安的游客还要通过微信转账的方式预定床位,就此一项全年增加收入1万元以上。许多外地游客高兴地说,山沟沟变成休闲度假的好去处,老宅子变成城里人稀罕的好地方,农家饭变成人们津津乐道的“新口味”。目前,全市围绕景区开办的农家乐、家庭旅馆达7000多户,成为脱贫致富的样板户、示范户。

——山货转商品

土特产无公害、纯天然,凝聚着乡土气息、关中乡情、民俗文化,成为特色旅游产品,延伸了旅游产业链,也给大山里的群众带来了无限商机。曾经是当地贫穷代名词的包谷、洋芋、土鸡蛋、土蜂蜜,如今都紧俏起来,来到景区旅游的人们总会买上一些带回家。景区内的“土特产店”价格公道、食材地道,不仅成了群众收入的一部分,而且成为景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南峪村村主任袁自成介绍说,“今年一斤花椒80元,土鸡蛋按个买,1个卖到1元钱。旅游开发,让我们这里的山货成了紧缺的东西。”“以前割了蜜到处打听买主,自从加入了合作社,有了‘秦岭玉露’这个金字招牌,我家的蜜不仅不愁卖了,还卖出了好价钱。”麟游县常丰镇佛堂寺村67岁的贫困户马存龙,想着今年被一抢而光的600多斤土蜂蜜,就乐得合不拢嘴。凤县双石铺镇陈家湾村从2015年起连续举办了三届“山货节”,已累计接待各地游客1.5万多人次,带动旅游综合收入10多万元,成了十里八乡贫困户售卖自家土特产的集散地。全市成功推出了以凤翔泥塑、千阳刺绣、凤县花椒、眉县猕猴桃、陇县核桃等一大批深受市场认可与欢迎的特色旅游产品,年年产值10亿余元。

——乡土转文化

“乡愁是一碗水,乡愁是一杯酒,乡愁是一朵云,乡愁是一生情。”在城市化进程的浪潮中,乡村成为每个人内心深处乡愁的载体。“旅游+扶贫”是包容性、交融式扶贫,能够让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进行融合发展。游客深入大山深处,除去满身的钢筋水泥气味,沉寂在大自然的怀抱,体验民俗,享受特色小吃,感受农耕文化,成为旅游新的风向标。黄柏塬景区围绕打造“中国最浪漫休闲景区”的目标,依托大秦岭自然保护区资源,突出陕南特色,规范农家乐菜品、住宿,让游客体验到乡土文化。大水川景区利用西山民俗资源,深入挖掘西山文化,开发出西山菜系“九品十三花”;搭建文化戏台,组织当地群众演出西山小调;修葺村史馆,收集农耕用具、村族历史,呈现农耕文化;发展体验式旅游,大写“炕文化”,引导游客住农户炕头,吃农家饭菜,以实景演出、特色商品等形式带动群众增收的同时传承宝贵的传统文化,让大山里的贫困户真正成为乡音乡愁的代言人。关山草原管委会副主任李双锋说,“我们正在组织当地群众加紧排练大型实景演出《大漠传奇》,国庆节前后将与游客见面。在丰富景区旅游产品的同时,也将拓宽贫困户的收入来源。”

几点启示

宝鸡市探索实践的“旅游+扶贫”,将贫困户嵌入旅游产业链,依托市场、需求、消费,实现了贫困群体面增收、尊严生活,带给我们深深的思考和启迪。

启示一:选对路,让沉寂山水火起来

贫困地区条件不同,贫困群众情况各异,不是所有的山区都适合发展旅游。开展旅游扶贫,应该选择山清水秀、生态良好,或文化积淀深厚、民俗特色突出,旅游资源富集,具有开发价值的区域进行。要选对开发主体。旅游业项目具有投资大、回收期长等特点,扶贫帮困需要帮扶主体具有较强的奉献精神和仁爱之心。陈仓区正是选择了将“追求卓越、奉献社会”作为企业精神的育才集团,才造就了大水川景区开发的“奇迹”,更带动了香泉镇、坪头镇6800多名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

启示二:巧嵌入,让贫困户富起来

贫困地区最大的短板是基础设施,贫困群众最薄弱的软肋是缺技能、缺资金、缺文化。结合景区开发,要整合交通、水利、电力、扶贫等部门行业的项目、资金,对贫困地区的道路、给排水、供电等基础设施,优先支持,进行统一规划,统筹协调建设,让贫困村与景区同发展、共受益。要按照“先培训,后就业;白天上班,晚上培训;一人多技,全面培训”的模式,充分发挥人社、教育、农业、扶贫等部门培训资源,将扶贫培训项目资金使用领域向旅游开发企业拓展,让贫困户嵌入旅游产业链,便捷就业、稳定增收。树立“支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贫困户”的理念,通过“财政+金融+担保”的合作方式,撬动金融资本,放大信贷资金,支持产业脱贫,实现旅游企业做大做强、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

启示三:广联结,让各方利益顺起来

作为政府,应当把贫困群众能够分享旅游产业发展红利作为基本原则,协调扶贫目标与市场机制之间的矛盾,善于运用市场化办法,最大限度保障贫困群众利益。作为旅游开发企业,要将扶贫行动纳入到旅游开发计划,在旅游开发的规划、建设、经营等各个环节,设立适应贫困群众就业的岗位,留足发展农家乐、家庭旅馆、特色种养业的空间,让贫困群众搭乘旅游开发、企业发展的快车快速脱贫。作为贫困群众,应该树立“景区开发带我脱贫、企业发展帮我致富”的理念,大力支持并积极参与旅游开发,共同打造游客满意的金字招牌,努力实现景区人气火爆、群众快速脱贫的双赢目标。

启示四:接地气,让脱贫成效实起来

脱贫主体是贫困户,脱贫成效只能群众说了算。陇县在开发关山景区初期,把核心景区的店子村28户群众易地搬迁到县城附近的村子,统一建了房、划分了耕地,但这些群众过惯了以往游牧生活,一时半会适应不了农耕生活,今年在景区建设中,他们尊重群众意愿,把28户群众重新安置在景区及其附近村子,从事蒙古包、烤全羊、骑马等旅游产业,让群众过上了牧民的幸福日子。实践证明,推动旅游与脱贫攻坚同步发展,在产业选择上,既要因地制宜,认真分析当地的资源禀赋、环境因素,不能脱离实际贪大、求好看;又要尊重群众意愿,发展“接地气”的产业,实现贫困地区群众致富、旅游产业发展的双赢效果。

启示五:善攻心,让自力农户多起来

要让脱贫户引导贫困户。面对面讲好脱贫故事,开启他们尘封的精神世界,促使他们真正警醒,人穷不能志短,要靠自己的双手自力更生。要让游客引导贫困户。香泉镇南峪村的群众能够快速脱贫致富,正是得益于大水川景区130万人的游客接待量,为山区群众带来了思想的冲击和精神的洗礼,改变了他们因循守旧、闭塞保守的思想观念,增强了贫困群众的市场意识、经营意识、竞争意识、文明意识。要让先进文化引导贫困户。在全域旅游的大背景下,人的流动性大大增强,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人们交流日益增多,到景区周边村庄、院落旅游、生活的外地游客日益频繁,在先进生活方式、先进文明的带动下,倒逼贫困户建水厕、收拾庭院、洗澡理发、分季节穿衣服、学说普通话,每天跟不同的外来人口打交道,开阔了眼界,提振了精气神,迈向新生活、共同奔小康的劲头更足了。(三秦都市报)

二维码
电话:029-89640708 导游分会电话:029-85233523 传真:+86-029-89640708 邮箱:3532360073@qq.com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长安北路18号陕西体育宾馆
备案号:陕ICP备16012852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863号
Copyright © 2002-2019 陕西省旅游协会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