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洛牛背梁景区游客中心广场,孩童们着汉服背诵《三字经》。记者 李卫摄
8月2日,永兴坊百戏台上正在表演合阳提线木偶戏,台下的小朋友目不转晴地观看。记者 李卫摄
7月30日,“最中国 看西安——西安市优秀非遗项目面花(塑)主题展”在西安半坡博物馆临时展厅正式开展。一个个造型各异的面花,喜庆又漂亮,引来了众多观众驻足观赏。
带着儿子来半坡博物馆旅游的四川游客高女士高兴地说:“本来是冲着半坡的原始文化展示来的,没想到还看到了这么具有特色的西安面花展览,孩子很喜欢,我们对西安的民俗文化又多了一些了解。”
近年来,随着陕西文化与旅游的不断融合,非遗与旅游“联姻牵手”,走进景区,活态展示,更好地释放出非遗的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同时也为旅游增添了更多精彩。
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遗产中的活态部分,凝结、保留和传递着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陕西的非遗资源呈现南北融汇、东西相接、多元共生的特点,省内非遗资源数量与种类繁多,具有历经千年沉淀而成的极为丰厚的文化内涵。
陕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民间音乐类有西安鼓乐、陕北民歌、紫阳民歌、蓝田普化水会音乐等;民间文学类有黄帝传说故事、长安斗门石婆庙七夕传说等;民间舞蹈有临潼的十面锣鼓、乾县的蛟龙转鼓、韩城行鼓、安塞腰鼓、宜川胸鼓、延川大秧歌等;传统戏剧有眉户曲子戏、华县皮影戏、华阴老腔、阿宫腔、汉调桄桄、商洛花鼓等;曲艺类有关中道情、西府曲子、陕北说书、榆林小曲、镇巴渔鼓、柞水渔鼓等;民间美术类有西秦刺绣、社火脸谱、凤翔木版年画、凤翔泥塑、安塞剪纸、黄陵面花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都具有浓郁的地域特点,展现出陕西传统民间文化的杰出价值,对于维系陕西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截至目前,陕西省共有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74个,省级非遗名录项目604个,市级非遗名录项目1415个,县级非遗名录项目4150个。其中,西安鼓乐、中国剪纸、中国皮影戏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17年4月,陕西省命名了西安永兴坊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等26家单位为陕西省第二批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单位)。目前,全省共有2批51个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单位),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63人、省级非遗传承人398人、市级非遗传承人1281人、县级非遗传承人3977人。
非遗进景区 旅游更精彩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非遗能激发旅游动机、增添旅游体验,看一段舞、听一首歌、了解一个民俗、亲自动手参与制作,游客就有了难忘的非遗旅游体验和记忆。故此,非遗文化与景区的合作已愈来愈紧密。
8月2日,记者来到西安美食街区永兴坊探访。循着热闹的音乐声,只见永兴坊百戏台上正在表演合阳提线木偶剧,台下的凉棚里座无虚席,大人小孩都在津津有味地欣赏着地道的合阳木偶戏。
演出间隙,木偶戏演员王春桃告诉记者,她刚才演出的是短线木偶戏《天竺少女》《卖杂货》。百戏台每天下午和晚上都有演出,不仅有合阳木偶戏,还有陕北说书、秦腔、陶埙等演出。52岁的王春桃原本是合阳提线木偶剧团的演员,现在退休了被永兴坊“挖”过来在此演出,让她没想到的是自己的表演很受观众欢迎,大人小孩都喜欢,仿佛又迎来了艺术的第二个春天。
穿过小巷向左一拐,就是永兴坊非遗大讲堂,观众可以在这个不大的剧场内一边品茶一边听主讲人讲授非遗文化。这天正在讲授的是茶文化,主讲人从陆羽的《茶经》讲起,将中国茶文化的发源、发展娓娓道来……
“永兴坊非遗讲堂”是永兴坊为非遗项目传承人所打造的系列展示展演活动,自开办以来,已先后邀请了韩城花馍的非遗传承人王利贞等多位非遗传承人来此讲授不同地域特色的非遗文化,受到市民游客的欢迎。
永兴坊总经理段晓玉告诉记者,永兴坊是全国首个“非遗文化”主题特色聚集区,近年来一直在非遗文化方面深耕细做,以活态展示非遗文化的方式,推广陕西的非遗美食和文化。如举办了“非遗县域行”活动,先后和陕西多个县区进行联合非遗美食文化推广;每逢传统节气,都会开展相应的节气文化展演活动。通过这些非遗文化活动的举办,让来到永兴坊的市民游客品尝舌尖上美食的同时,更品味到非遗文化的无穷魅力,也让非遗传承人在永兴坊这个生产性保护平台上,有传承、有发扬、有收益。
永兴坊自2014年12月30日开园以来,已经累计接待游客达4000万人次,从网友票选的“中国十大特色美食街区”发展成为陕西文化旅游新名片。
非遗进景区,不仅能让文化留住游客,还能让游客带走文化,而这些景点所具有的特殊历史价值和难以估量的文化精神,带给游客的不仅仅是感官的愉悦,更是精神的滋养。
传承与活化 让非遗重生
很长一段时间里,非遗项目大都沉睡在民间或博物馆里,没有得到开发利用,如今,通过非遗与旅游相融合的手段给非遗搭建了一个展示的平台,让非遗动了起来。
今年6月, 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发布了“2019非遗与旅游融合十大优秀案例”,韩城入选2019非遗与旅游融合十大优秀案例。
近年来,韩城市深入挖掘《史记》和司马迁文化的精深内涵,运用传统仪轨和现代媒体相融相汇的手段,展现以司马迁和《史记》文化为代表的千年古城的独特魅力,着力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精神标识和文化坐标,实现文化和旅游的双赢。韩城市文化馆作为韩城行鼓、韩城秧歌、徐村司马迁祭祀三项国家级非遗项目的保护单位,长期致力于将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与非遗传承相结合,融非遗元素于多种活动和赛事中,进行有效推广和活态传承,让非遗文化在景区、在民间绽放魅力。在韩城,人们可以体验穿汉服、行汉礼、拜谒“史圣”司马迁、模拟考古、手抄家训、临摹拓片等三十余种研学体验活动课程,感受不一样的传统风俗,体会丰富的城市文化底蕴,与先贤对话,与经典同行,建立起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
谈到非遗与旅游的融合发展,长安大学旅游规划院院长丁华教授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的记忆” “历史的活化石”,在全域旅游飞速发展的今天,以融合为主旋律的理念给旅游业带来了新的体验需求,也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了平台和机遇。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的融合,不仅能大大提升旅游文化的内涵,而且是一种有效的文化遗产活化和传承方式。
丁华认为,在新机遇和新形势下,要科学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的融合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内涵。对区域范围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注意历史性、地方性和特色性,要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符号、形式、实物和场所,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根植的价值观念及核心思维。二是通过创新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活力,使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在生活发生碰撞或共鸣,满足游客求新求异的体验需求。三是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和传承机制。充分考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生活生产需求,通过合理的利益分配和传承机制,促进非遗与旅游的持续推进。
“非遗+旅游”无疑为非遗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是对非遗的最好保护和传承。将非遗植入旅游发展,用旅游发展来提升和展现非遗魅力,这不仅能让非遗动起来、活起来,也给旅游发展注入了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