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大荔县省级旅游示范县创建验收情况反馈会召开,验收组副组长、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政策法规处处长朱耀勋主持会议,在听取验收意见反馈和点评后,大荔县委书记刘莉作了表态发言。
会议现场
验收组副组长、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政策法规处处长朱耀勋讲话
大荔县委书记刘莉表态发言
在2天的时间里,验收组通过明察与暗访相结合的方式,对大荔县主要景区、酒店、旅客集散中心等涉旅场所进行了检查,比较全面地了解了大荔县创建工作开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果。按照《陕西省旅游示范县验收标准》,验收组从完成情况和存在问题两个方面进行意见反馈,并就部分创建项目的提升、整改提出建议。
近年来,大荔县牢固树立融合转型的“旅游+”发展理念,坚持把全县当成一个整体板块统筹建设,提出“全景大荔、全域旅游、全面小康”目标,集中打造“美丽大荔、周末之家、休闲之都”旅游品牌,依托特色农业、新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以美丽乡村建设为突破,努力把道路建成风景线、把村庄建成小公园、把全县建成大景区。经过系统化建设和体系化的发展,旅游产业已经成为大荔县国民经济支柱产业,2018年全县旅游接待人数突破13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67亿元,占全县GDP45%,旅游带动就业比例占到城镇就业30%以上。
通过创建省级旅游示范县,大荔形成了哪些可以推向全省甚至全国的示范经验?在两天的考察、查阅资料和学习中,朱耀勋认为有四个方面的经验可总结。
第一,以全域旅游发展为抓手,促进“旅游活县”战略实施,构建了新高地。全域旅游作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理念和模式,在形式上体现的是一种产业全布局、产品全域覆盖、格局全域联动、线路全域统筹、生态全业融合、品牌全域整合、服务全域覆盖、市场全域营销,以及全民参与等九个全域理念。全域旅游核心的体现和目标是实现三个一体化,即景区内外一体化、城乡一体化、主客共享一体化。从大荔发展情况来看,推出的三区融合(城区、景区、园区)、产业融合、城乡融合、区域融合,构建了一个全新的产业体系、城乡体系和环境体系。通过1+3体制机制建立,规划的引领,部门的协作,旅游+的突破,公共服务设施保障等,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效益,使旅游业成为大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高地。
同州湖风光
第二,以融合发展的路径,丰富了旅游产品,增加了新供给。大荔实施的“旅游+”战略,即旅游+农业、旅游+文化、旅游+体育、旅游+研学、旅游+康养,带动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了诸多业态和项目。“旅游+”战略突出了大荔优势、大荔特色和大荔元素,体现的是大荔风格、大荔味道和大荔家的情怀,基本构建了多元选择、多重体验、多种消费的产品格局,能够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消费需求。
自行车高速公路驿站
第三,以破解旅游产业发展中的难点问题为突破,为快速发展提供了新动能。在破解难题方面,大荔在土地制度保证、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月光经济的开发等方面,做出了示范。
美丽乡村
第四,在健全从业人员的培训体系上,提升人员素质,打造旅游新形象。为保证旅游供应的品质化和从业人员服务规范化,大荔持续抓好各层次从业人员的学习培训,编辑《大荔县旅游从业人员行为规范手册》,在全民培训的基础上,针对全域旅游从业人员开展专题培训,快速有效地提升了干部职工队伍素质和水平,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服务保障。
在以上四个方面的经验基础上,朱耀勋建议进一步深层次挖掘大荔经验,为全省甚至全国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一种新的模式和示范经验。同时也建议在旅游活县战略的具体实施中配套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在产品提升上更加注重文化、科技、生态的内涵和品质,在产业链上注重要素产品的特色化建设,在环境提升上注重旅游环境、生态环境、人文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综合提升。
大荔县委书记刘莉在最后表态发言中讲到,针对验收组指出的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大荔将立即在全县范围内传达贯彻,深刻剖析、迅速整改、对标提升,抓关键、攻薄弱,提质量、增效益,通过强领导,凝聚创旅工作合力;抓点,提升核心竞争力;串线,挖掘旅游新潜能;扩面,打造发展新优势4个方面,奋力开创旅游产业发展新局面,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奠定坚实基础。
渭南市文旅局纪检组长郭雅文、大荔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刘亨、大荔县副县长刘丁,以及大荔县42个部门单位、验收组成员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