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万件非遗作品,深深地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
暑假到了,有适合大人孩子一起去打卡的好地方吗?据记者了解,文艺路附近就有一座大隐隐于市的好去处——那就是位于市群艺馆大楼7到9层的西安市非遗博物馆。1500平方米的面积,陈列着100多名非遗传承人的上万件相关实物,每一件都让人惊叹。作为西北地区首家非遗博物馆,提升改造后重新开放的3年多时间里,越来越多的大中小学生慕名而来。
低调的博物馆 不低调的展品
采访正值当天下午,几个一年级学生在家长的陪伴下参观后满意离开。临走时,一位家长还不住地对工作人员表达谢意,表示以后还会来。据了解,2012年市非遗博物馆揭牌开放,2016年又进行了内部提升。和其他博物馆相比,市非遗博物馆要低调得多。大楼一层的墙上挂着大大小小的秦腔戏曲脸谱,几台纺车把人们拉回过去。坐电梯到9楼开始参观,这里是第一展室;然后再下到8楼、7楼,是第二、第三展室。这里的展厅总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陈列有上百名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上万件非遗相关实物。
展馆采取展板文字图片与实物相结合的展示方式。其中,9层的展板上主要介绍西安拥有的国家级非遗项目。两个展台上是宏大的户县社火微缩模型,重现了关中以前过年时候耍社火的全貌。这组作品被誉为“关中民俗教科书”,完全按表演时间的次序制作,有仪仗队(旗队)、锣鼓队、社火组装、抬社火、车社火、木偶、牛拉社火等。记者获悉,这层展示的非遗项目,孩子们兴趣都很大。其中社火微型模型因为颜色鲜艳、规模震撼最受孩子们青睐。
开放7年时间 吸引力越来越大
第二展厅、第三展厅里,让人移不开目光的非遗项目很多,比如大型关中泥塑组群《关中记忆》。泥塑是国家级非遗项目,这组泥塑是由长安泥塑技艺传承人苗春生制作的。几百人到上千人的泥塑群大场面,其实是在重现渐渐远去的关中民俗百态。
一组龙造型的动态风筝,也非常抢眼。巨大的龙头色彩斑斓,后面还有可以飞上天的尾巴。这是省级非遗项目张氏风筝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张天伟的作品,可以发光、可以张嘴的龙头,很受孩子们喜欢。记者获悉,第二、第三展厅分别为省级、市级非遗项目图文注解及部分大型非遗项目作品展示。
自开放起,这里就负责展示西安市非遗挖掘保护工作的成果,同时也是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活态传承基地、中小学生社会教育基地。目前,市非遗博物馆全年免费接待观众约5万人次。有专家认为其特色鲜明,填补了西安博物馆行业的一处空白。
记者获悉,随着西安非遗备受关注,这里也接待过明星和国外嘉宾。它现在更普遍的意义,是成为城市里的人们了解地域传统文化、了解过去乡土人情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