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璀璨的亚洲文明为世界文明发展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陕西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盛唐时期的长安更是亚洲的经济文化中心。古往今来,密切的文化交流,多样文明的交汇融合,造就了陕西文化的斑斓色彩,也书写了陕西与亚洲各国文明交流互鉴的华丽篇章。
这几天,“丝路华章—闽都海上陶瓷之路特展”正在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紧张筹备,将于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正式开展。这次展览,是海陆丝路文化在新时代下全新的交流与碰撞,展品以唐、宋、元、明、清等各代的陶瓷为主,越窑、淮阳窑,景德镇窑、龙泉窑、还有漳州窑、德化窑的陶瓷精品,将展示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
大唐西市博物馆馆长王彬:“因为我们这个博物馆,是建在唐代丝绸之路起点之上的博物馆,我们的展览本身反映的是丝路文化,呈现的就是文化的交流和互鉴,文明多样性的一个成果,我们只有通过办更多的展览,让广大的观众让更多的人了解,在历史上因为文明的交流产生的成果和对人类进步的推动。”
1300年前,中国盛唐时期的长安城中设有东、西二市。是当时规模宏大、国际贸易繁荣的商业市场,见证了亚洲文明的交流交往。如今,一个融汇古今的国际商旅文化产业项目——大唐西市,在唐长安西市遗址上重现着昔日辉煌。在大唐西市博物馆一侧的丝路风情街,红堡印度餐厅的店长卡特已经在西安工作了6个年头,中国和陕西的文化如今已经深深地吸引了他。
大唐西市丝路风情街红堡印度餐厅店长卡特:“现在通过这家餐厅,让来的客人就是体会到的不只是印度的美食,可以体会到就是原汁原味的这种印度的香料,然后他们这里还有多元的这种文化展示,比如说瑜伽、印度民族舞蹈等等体验,帮助两国人民就是促进双方的理解。”
在中华文明传承的漫长历史中,陕西一直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公元前100多年,以西安为起点,中国开辟了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汉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向西域传播了中华文化,也引进了葡萄、苜蓿、石榴、胡麻、芝麻等西域物种。盛唐时期与亚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各国使节、商团、学者纷至沓来,长安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人口超过百万的国际化大都市。
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副教授席会东:“古都西安首先它汇聚融合了亚洲最多样的这种文明体系,首先是我们以中国为中心的华夏文明体系,然后是印度为中心的南亚文明体系,还有波斯,阿拉伯,西亚的文明体系,还有欧亚大草原上的草原游牧文化体系,多元文明,和平共处,彼此相互的这个学习文明互鉴,推动了彼此相互的这个进步和发展。”
今天(5月16日)下午,在宝鸡扶风县的法门文化景区博物馆内,见证着古丝绸之路中国与西亚文化交流的多件由唐代传入的珍贵琉璃器,吸引着游人前来观赏,大家透过这些精美的文物,了解了唐代陕西与西亚文明的交流史。
法门寺博物馆社会教育部一级讲解员李青:“我们应该怎么去做才能把这种古老文明更好的推广给更多的大众,包括让更多的大众来了解中国古代中外文明是如何来交流的,中国文化又是以一种更加博大的方式传播到其他外域地区,这个就是我们接下来要做的一些事情。”
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的主旨讲话中指出“文明永续发展,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顺时应势、推陈出新。”,这让法门寺文化景区工作者看到了自己肩负的责任和未来的方向。
陕西法门寺文化景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宣传策划部部长彭亮亮:“作为文明交流互鉴文化的传承者,我们有义务、有信心传承和发扬文明交流互鉴的精神和思想。未来我们将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理念,以丝路文化交流互鉴为宣传导向,开展景区对外宣传工作,吸引更多的海内外游客前来学习、交流,共同见证这一段开放、包容、交流、互鉴的文明里程。”
(西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