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清明小长假,陕西全省天气以晴为主,最高气温达到30度,草木蔓发,百花齐放,拜祖祭扫与赏花踏青出行叠加,全省各大景区清明小长假接待游客人数再创新高。据统计,2019年清明假日期间全省共接待游客1825.79万人次,同比增长12.39%;旅游收入93.99亿元,同比增长23.01%。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拜祖祭扫吸引八方游客
4月5日,省政府及国家相关部门主办、省文化和旅游厅协调的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活动,在黄陵县桥山祭祀广场隆重举行,万余名海内外中华儿女齐聚黄帝陵,共同祭奠人文初祖轩辕黄帝。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增加了典前序礼环节,融“典前序礼”与“公祭典礼”为一体;增加了“唱黄帝颂”和“种植桥山柏”两项仪程,强化了“龙飞华夏”仪式,典礼仪程仪轨进一步完善提升,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首次向全球英文直播,实现了祭祖、旅游、文化、科技的大融合,呈现了“诗和远方”的完美结合,海峡两岸及世界各地华人华侨深受豉舞。宝鸡市炎帝陵精心开展了祭祖活动,在清明时节共同祭祀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炎帝。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在各大烈士陵园,在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马栏革命旧址、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直罗烈士陵园、刘志丹烈士陵园、子长革命烈士陵园以及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广场等地,许多游客和青少年通过单位组织或自发前往,在祭扫的同时重温历史,缅怀先烈,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表达对革命先烈的追思之情。
二、宣传促销激发旅游活力
假日期间,各大景区持续火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大唐芙蓉园景区、陕西历史博物馆、金丝峡景区、法门寺佛文化景区旅游人数都实现了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数的持续增加。我省乡村旅游走上了品牌化发展道路,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假日期间,袁家村、马嵬驿等接待人数也得以增加。“盛来有佳色,咽罢余芳香”。安康紫阳、汉中西乡等地的茶园也迎来了大批的游客,在踏青赏花的同时,品一杯亲手炒制的绿茶,体验到的是一种不同的乐趣。游客的涌入,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也为贫困人口增收脱贫注入了不竭的动力。
三、文旅融合丰富旅游业态
按照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和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要求,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门积极推动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推陈出新,结合假日旅游推出系列文化服务项目,满足游客旅游消费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需求。高铁线路的增加和提速,进一步拉近了陕西与全国各地的距离。延安黄河壶口旅游区通用航空旅游项目等的实施,推动了“旅游+航空”的融合发展。假日期间,华山、壶口瀑布景区接待人数增长明显。“十里画廊·慢游潼关”景观带,以栈道为主线,集山川、河流、古关遗址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生态优美,恢宏壮观,成为秦东旅游的一大亮点。西安世博园结合假日旅游特点,为小长假大客流提供“五星级服务”,受到了游客的好评。“春潮满丝路,纸鸢耀长安”,大明宫、西安城墙、寒窑景区等,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了不同的出游新体验。
四、扫黑除恶保障旅游市场
为做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确保假日旅游市场稳定有序,节前,省文化和旅游厅及时下发了《关于做好清明节假日期间相关工作的通知》,对假日值班值守、旅游安全、市场整治、信息发布等工作进行布置。各级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认真谋划、精心组织,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共同做好假日旅游保障工作;公安部门积极应对客流高峰,通过各种媒体及时发布路况信息,公安交警部门相继在全省推出“微信挪车”服务,有效缓解了停车矛盾,并通过在高速路口设置旅游服务咨询台等方式,全力保障游客假日出行;铁路、交通等部门通过开通热门线路车次、增加车辆投放、开通免费临时公交专线等方式,为游客出行提供了便利;气象部门及时发布气象信息,引导游客合理安排出行。西安市结合行政效能提升工作,以全域旅游为着眼点,以游客需求为中心,全面优化旅游环境。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统持续开展旅游市场秩序检查活动,坚持从源头上遏制违规行为,给游客营造健康、有序的旅游环境。假日期间,全省未发生重大旅游投诉事件。
(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