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旅游教育发展与改革开放同步。40年来,旅游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及强,由强渐盛,形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旅游教育体系,旅游院校最多、设置专业最多、师生人数最多,形成了从中职教育到博士教育完整的学历教育体系,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旅游人才培养体系,旅游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显著成就
1.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
我国的旅游教育大致经过了萌芽期、形成期、发展期三个阶段。据文化和旅游部人事司统计,2017年全国开设旅游管理类本科专业的普通高等院校608所,开设旅游管理类专业的高职高专院校1086所,开设旅游专业的中等职业学校947所,当年招收的各类学生达27.7万余人,近5年共毕业学生约134万。对比1990年我国仅拥有旅游院校215所、在校生49022人,40年来旅游教育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我国旅游业输送了大批各级各类人才,为壮大我国旅游从业人员队伍、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促进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有效解决了旅游业缺乏具有较高旅游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从业人员的燃眉之急。
2.旅游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和完善
旅游教育体系可分为层次体系、教学体系和师资体系。在层次体系上,我国的旅游教育已形成了研究生(博士、硕士)-本科(学士)-高职高专-中职中专教育等层次。这样的教育层次体系在人才培养结构上已经比较完整,基本符合行业发展的需要。
在教学体系上,当前,大多数的旅游院校都已形成了教材-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课程建设-专业建设的教学体系。整个教学体系与层次结构互相联系,形式多样,呈现出不同特色。
在师资体系上,旅游教育已经凸显了拥有行业经验的“双师型”教师的重要地位。旅游院校的师资队伍已经基本形成了校内专业师资-行业专业师资-理论课程师资-实践课程师资的构架。
3.极大地推动了旅游科学研究
人们对旅游科学的研究是建立在旅游业和旅游教育发展需要的基础上,教育与研究两者相伴而生。人们在教学中、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命题、寻求解决方法。同时,又借鉴经济学、地理学、管理学、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生态学、人类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尝试构建统一的学科理论框架,探索旅游学科的研究之路。尽管学术界对旅游学科本身的基础研究还没有形成完全共识,但40年来的研究实践仍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涌现了一批旅游科学的专家学者,以中山大学等高水平大学、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等旅游特色高校为代表的学术研究引领着当今旅游科学。高质量、高水平的旅游科学研究园地也随之诞生。诸如,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旅游管理》、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的《旅游学刊》,等等。旅游科学有了一批科研基金支持的研究课题,其研究课题的申请涉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原国家旅游局科研项目,等等。
4.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旅游教育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在经济、政治、社会、科学、文化等方方面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旅游业也在经济社会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充裕的节假日、强烈的旅游动机、增加的可支配收入,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们把旅游活动当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旅游教育的成长。
基本特点
1.教育部、原国家旅游局等政府部门的支持与帮助
40年来旅游教育的发展得益于中国教育和旅游的长足发展,更与教育、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支持和帮助分不开。教育部在1998年成立了“教育部旅游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2006年成立了“教育部高职高专旅游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教育部高职高专餐旅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003年教育部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18门课程被评为高职高专旅游类专业国家级精品课程,3名旅游专业教师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名师,3支旅游专业教师团队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被评为全国高职高专示范院校,浙江旅游职业学院被评为全国高职高专骨干院校。
原国家旅游局于2002年首次制定了《中国旅游业“十五”人才规划纲要》;2008年在原国家旅游局指导下成立了“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2006年开始了原国家旅游局科研课题招标工作;2013年实施“旅游业青年专家培养计划”;2015年实施“万名旅游英才计划”。
教育部、原国家旅游局等部门的相关政策有力推动了旅游教育的发展,使得旅游教育很快走上了规范、有序、健康的发展之路。
2.旅游教育与行业企业产学合作相互促进
早期的旅游院校均为原国家旅游局或者省级旅游局举办,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大多数也由旅游主管部门或者旅游企业举办。所以旅游教育一开始就与行业企业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旅游院校“五星联盟”创始的5所旅游院校均为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举办。
产学合作体现在“围绕旅游办专业、围绕旅游育人才、围绕旅游搞科研、围绕旅游做服务”,大多数的旅游专业紧紧围绕旅游业发展需要设置,在科学研究上、社会服务上也紧扣旅游业发展需要。
产学合作造就了一支“双师型”师资队伍,旅游教育源于旅游发展,早期从事旅游教育特别是旅游职业教育的一些教师来自酒店业、旅行社业、餐饮业等,现在仍然保留着这样的传统,构成了“双师型”的群体。
3.旅游教育国际化程度高、开放度大
旅游业具有国际化的天然属性,经济全球化加快了旅游业的国际化,也推动着旅游教育的国际化。旅游国际化对旅游教育的人才要求及其培养方式提出了挑战,各级各类旅游院校都较重视国际化办学,积极探索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主要方式有中外合作办学、引进国际先进的教育模式、开展国际教育质量认证等。如天津商业大学与美国佛罗里达国际大学合作举办的酒店管理专业项目,浙江旅游职业学院与澳大利亚威廉安格里斯学院合作建立的中澳国际酒店管理学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瑞酒店管理学院引进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山大学、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率先开展世界旅游组织旅游教育质量认证。
发展思考
回顾旅游教育发展历程,既是对历史的总结更是为了反思未来的发展,经过40年发展的中国旅游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中国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随着旅游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旅游教育必然大有作为,未来将更加重视教育质量,彰显特色发展,产教深度融合,创新旅游研究。
1.旅游教育从“量”向“质”的提升
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推动我国由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跨越的时代,根本指向是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创新驱动和高质量服务发展。特别是“中国服务”的提出和实践,需要一大批高质量的旅游人才。我国已经形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旅游教育体系,今后应当逐步从“量”向“质”提升,再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世界旅游教育舞台应该有若干“中国品牌”的旅游院校和旅游专业。
2.人才培养从“共性”向“特色”转型
旅游业的开放性、地域性、多元性、交叉性、跨行业性等特点决定了旅游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要灵活多变,因地制宜,紧贴行业,服务行业。以前旅游教育强调人才培养的规范、标准、统一,因此教育部、原国家旅游局出台了一系列的专业标准、实习规范和教材要求,等等。今天旅游业态百花齐放,人才培养更需要根据市场变化和社会需求,实行灵活的学制,采用多样的培养模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特色服务市场,以特色彰显质量。
3.旅游产业和旅游教育从“合作”向“融合”深入
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对推进旅游经济转型升级、培育旅游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院校与行业企业要从原来“合作”模式逐步向“融合”深入,提高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程度,健全多元化办学体制,推行校企协同育人,使旅游教育和旅游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真正完善以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解决人才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的结构性矛盾,显著增强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贡献度。
4.科学研究从“诠释”向“创新”发展旅游科学研究伴随着旅游业和旅游教育发展成长起来,40年来我国大量旅游科学研究以“诠释”为主要内容,一方面是用西方旅游研究的模式和方法“诠释”中国旅游现象、产业发展等;另一方面借鉴其他学科理论研究的模式和方法“诠释”旅游现象、旅游行为等,这都有助于旅游科学的理论研究和完善。时至今日,我们应该从“诠释”研究向“创新”研究发展,“创新”是科学研究重要的任务。旅游基础理论研究将进一步得到关注,面对众多的旅游学科外延和相关基础学科的理论,要关注旅游学科的基础理论创新研究。同时要关注旅游理论对实践创新的指导,旅游科学研究不完全是纯理论的研究,它是基于旅游现象、旅游产业的应用性研究,能否指导旅游业发展,解决旅游业的问题,解释旅游活动的本质等,是检验研究有效性的重要方面。
(中国旅游报 作者单位:浙江旅游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