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长假期间,在南门举行的升级版大唐迎宾盛礼《长安颂》灯光秀,色彩交织的光影、气势磅礴的音乐,令现场体验的市民、游客感受到了一场美轮美奂的视听盛宴。
大唐不夜城唐人街,不同风格的艺术表演及文化展示,令众多市民游客流连忘返。
西安回民街依然是众多到古城游玩的朋友们品尝美食不可缺少的目的地之一。
今年国庆七天假日,我市天气晴好,秋高气爽,在“西安·最中国”等系列文化旅游活动的持续推动下,成为我市自2000年以来的最火黄金周,游客接待量和收入均再创新高。据统计,今年国庆期间,共接待游客1692.5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39.65亿元,同去年8天中秋国庆假日相比分别增长45.28%、140.98%。
据携程发布的《2018年国庆旅游预测报告》显示,西安位居“十大国内热门旅游目的地城市”第一名。国庆假日期间我市旅游市场秩序良好,无重大旅游投诉,无重大旅游安全事故。
传统景区吸引力强劲 文化体验产品深受欢迎
今年国庆假日,我市传统景区纷纷推出备受游客追捧的文化旅游产品,焕发出更为强劲的吸引力。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接待游客54.7万人次,同比增长17.63%;陕西历史博物馆接待游客7.36万人次,同比增长0.53%;大慈恩寺大雁塔接待游客10.98万人次,同比增长6.00%;华清宫景区接待游客31.3万人次,同比增长20.05%;西安博物院接待游客13.72万人次,同比增长87%;秦岭野生动物园接待游客24.56万人次,同比增长47.47%;翠华山接待游客3.5万人次,同比增长261%。
同时,国庆期间,我市特色街区和乡村旅游吸引市民游客热度不减,全市农家乐共接待游客308万人次。北院门风情街接待游客165.98万人次,大雁塔文化休闲景区接待游客55.10万人次,大唐不夜城接待游客48.1万人次。
节日旅游产品丰富 西安旅游有风情更有温度
我市的“秋染中国·赏西安”大西安秋季旅游活动和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所推出的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活动,丰富了国庆假日的活动内容。围绕“秋味、秋影、秋音、秋行、秋山、秋慧”等六大主题,策划推出了13项重点活动,119项主题活动,涉农区县及开发区围绕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持续推出112项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
高新区西安创业咖啡街区“嘉会坊”、解放路商圈“秋染西安·游购新城”2018新城金秋旅游季暨解放路狂享节、城墙《长安颂》光影盛典、大唐不夜城2018全民达人秀及唐韵长安购物狂欢节、西安汉城湖第七届汉文化艺术节等活动精彩纷呈。临潼华清宫《长恨歌》《12·12》、城墙《长安颂》光影盛典、华夏文旅《驼铃传奇》秀、白鹿原影视城《二虎守长安》及《黑娃演义》等旅游演艺产品深受游客热捧,《经济日报》以“西安旅游有风情更有温度”为题,报道我市国庆旅游活动。
多家景区门票降价 文明旅游成为新亮点
节前,我市积极响应国家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号召,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华清宫景区、大慈恩寺、钟楼、鼓楼、朱雀国家森林公园、太平国家森林公园、西安半坡博物馆、曲江寒窑遗址公园、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南五台景区、黑河国家森林公园、秦岭国家植物园等多家景区分别降低门票价格7-17%。假日期间,全市有近50家A级景区免费开放。
大唐芙蓉园、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西安城墙景区、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碑林博物馆、曲江海洋极地公园等景区纷纷推出惠民优惠政策,引发市场热潮。各大景区均采取有效措施引导游客文明旅游,华清宫景区推出“垃圾换水、贵妃送花”活动,我市文明旅游志愿服务赢得游客点赞。《人民日报》以头版文章《文明旅游渐成风尚》点赞西安城墙景区;《人民日报(今日谈)》以《文明成为最美的风景》的评论文章点赞华清宫景区。
宣传营销手段新颖 持续“网红城市”热度
我市不断创新旅游宣传营销举措,假日期间,充分利用相关视频平台以庆祝国庆为主题,组织开展歌唱祖国快闪活动,既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又吸引了广大游客。携手抖音视频等网络平台持续宣传西安美景、美食,西安继续保持全国“网红城市”热度,位居城市形象短视频播放量TOP榜第二名。
联合携程推广西安城市形象,推出西安旅游特色产品。利用“两微一端”、微博达人、网络大V大力宣传西安,西安旅游吸引力进一步增强。据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报告显示,西安名列“2018中国城市文旅新引力排行榜”第六名。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假日旅游工作。市旅发委提早安排、统筹协调,节前、节中不间断开展督导检查。公安、交通、工商、物价、质监、宗教、食药监、城管等市级部门各司其职开展执法检查。各区县政府和相关开发区管委会高度重视假日旅游工作,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切实履责,全市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实现了假日旅游“安全、秩序、质量、效益”四统一的目标。(西安日报 记者张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