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阳县围绕深度贫困县脱贫攻坚规划,进一步精准脱贫产业发展路径,将旅游产业作为因地制宜发展的区域特色脱贫产业来抓,对已有一定影响力的旅游扶贫重点村做好再培育、再提升,在旅游线路优化、媒体推介、融入全县旅游大格局方面给予扶持,不断扩大旅游产业扶贫带动效应。
抓精准施策,筑牢旅游产业扶贫基础。该县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山阳县旅游产业扶贫规划》《山阳县“十大脱贫产业”发展资金支持意见》等文件,精准到村、到户、到人,扎实开展旅游产业扶贫摸底工作,摸清了产业发展基本情况和基础数据,择优选择法官庙、西关、僧道关等28个靠近县城、重点景区及高速沿线,交通便利,旅游资源丰富,适宜通过发展旅游产业带动脱贫的村确定为旅游扶贫重点村,通过积极争取,19个村列入国家级旅游扶贫重点村,为开展旅游产业扶贫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抓全域带动,助推旅游扶贫精准发力。该县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旅游度假区、省级旅游示范县为抓手,按照景区变扶贫基地、旅游项目变扶贫开发区、乡村旅游点变精准扶贫点、农产品变旅游商品、贫困人口变经营老板发展思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天竺山、漫川古镇等景区周边乡村旅游异军突起,涌现出前店子漫川人家徽派私家园林、小河口水上乐园、古镇社区特色街区、法官农旅小镇、天竺山养生度假小镇等乡村旅游景点10多处,形成了生态观光、户外运动、采摘体验、民俗民宿、农事体验、休闲度假等类别较为齐全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
抓典型引路,创新旅游产业扶贫模式。围绕使广大乡村成为生态大花园、产业示范园、美丽新家园总目标,该县在实施旅游产业扶贫过程中,突出抓典型示范引领。法官农旅小镇按照“农旅公司+各产业基地+农户”运营管理模式,对小镇所有企业、合作社、业态统一管理,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壮大旅游扶贫项目,从局部“三变”到农户资源、资产的“三变”,最终让农民变股东,实现农民变公司员工,达到集体经济和农户互惠共赢。通过流转农户土地,建设荷塘、茶园、稻田、水杂果、核桃5个千亩特色农业园区,共有195户802人通过土地流转实现增收。引进西安圣度公司与当地村民合作,打造法官秦岭原乡艺术写生基地,与15户村民签订合作协议,户均净收入3500元以上。在乡村旅游的驱动下,法官庙村2017年完成建档立卡贫困群众82户363人脱贫,顺利脱贫摘帽,形成了“公司+农户”旅游扶贫典型模式,在全省旅游扶贫推进会上做经验交流,示范引领该县旅游扶贫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抓宣传营销,扩大旅游产业扶贫效益。该县将旅游产业扶贫与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紧密结合,着重从规范管理、技能服务和宣传营销入手,大力挖掘自然景观、田园风光、乡风民俗和农业等资源,不断提高旅游项目品质,打响旅游扶贫品牌,策划了清明节踏青赏油菜花海、亲子感恩及采茶之旅、户外研学之旅等系列乡村旅游活动。目前,该县已建成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1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1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4个。今年1至5月,全县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达到122.7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69多亿元。其中,法官农旅小镇接待游客2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3亿元,实现了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和生态效益双赢的目的。(商洛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