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当代中国前进的号角,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由此拉开。40年来,汉中市旅游业在改革开放的大浪潮下,破冰前行、求索奋进,经历了由弱到强、从小到大的辉煌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绩。特别是“十二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定信心,锐意进取,科学规划,不断创新,坚持建精品、抓特色、创品牌的工作思路,持续破解发展难题,旅游产业规模逐步壮大,要素体系日趋完善,经济总量不断攀升,实现了从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从粗放发展型向集约高效型、从低层次开发向高品质提升的新跨越,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喜人局面。
旅游经济快速发展,产业拉动效应强劲
经历40年的物换星移,汉中旅游业走过了9个“五年计划”。从“五五计划”至“八五计划”期间,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旅游发展与市场结合不紧密,导致管理体制机制落后、发展要素不健全,严重制约了汉中旅游业的发展步伐,呈现出百废待兴的局面。1996年,是“九五计划”的起始年,汉中的撤地设市为旅游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汉中旅游全行业紧跟市场经济发展步伐,抢抓战略机遇、奋力砥砺前行,旅游业从单一的人文产品逐步向观光、生态旅游转变,旅游产业内生动力明显增强,对外影响力持续扩大,逐步走上了转型升级、快速发展的道路。特别是“十二五”以来,全市旅游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域旅游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中、省旅游工作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三市”建设目标,以优质旅游为发展方向,以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以旅游融合发展为路径,加快建设旅游文化产业,深入实施全域旅游工程,加快推动“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模式发展转变,旅游业实现了从“新的经济增长点”到“经济支柱产业”的跨越发展,开启汉中文物旅游业发展新纪元。“十二五”以来,全市接待游客、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速分别达21%、25%,五年累计接待游客11184.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32.96亿元,分别是“十一五”的2.55倍和4倍。2017年,全市接待游客424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32亿元,分别是2010年的3.5倍和4.8倍,旅游业总收入相当于全市GDP比重达到17.4%,比“十一五”末增加了7.1个百分点。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有力刺激了消费、扩大了内需,改善了民生、富裕了百姓,促进了城乡统筹发展。据统计,旅游业对住宿业的贡献率超过90%,对交通运输业的贡献率超过80%;随着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全市累计发展“农家乐”1100余家,吸纳就业5万余人,带动超过20万人受益,旅游业成为全市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引擎,为推动全市经济总量位次前移、加快追赶超越、奋力建设“三市”做出了积极贡献。
文化遗产传承稳步推进,文物保护利用成效显著
汉中始终坚持将大遗址保护管理作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彰显华夏文明的重要手段,深入挖掘和系统阐发文物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留住文化根、守住民族之魂。张骞墓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陕南第一处世界文化遗产;“汉中三堰”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龙岗寺遗址列入国家150个大遗址保护项目、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批准立项,被评为首批“陕西省文化遗址公园”;两汉三国遗址保护利用稳步推进,三国文化景区诸葛水城建成开放,《出师表》演艺提质升级,古镇游玩体验功能更加丰富,建成陕南地区集“历史民俗+文化演艺+自然生态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截至目前,全市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76处,其中国保19处、省保67处、市县保190处;有博物馆22座,其中非国有博物馆4座,社区博物馆2座;建成国家历史文化名镇1处,入选中国传统村落2处、陕西省传统村落5处登记不可以动文物4188处、可移动文物3.02余万件(套)。
精准定位顶层设计,全域旅游工程深入实施
主动适应旅游业发展新形势,把旅游业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将文化旅游业列入引领全市经济发展的“六大支柱产业”之一,高位推动、持续发力。2013年,市委、市政府率先提出“全域旅游工程”战略构想,2014年出台《实施全域旅游工程的意见》,明确“八个全域化”战略举措,高起点、大手笔编制《汉中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为汉中构建了“一核两路六组团”的空间布局,“全域发展,全民参与”的全域旅游发展模式基本形成。全市各级、各部门把全域旅游发展理念融入全市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建设各方面,全域布局、全景打造、全业融合。成立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牵头抓总的创建工作指挥部、厕所革命领导小组、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率先在全省完成“1+3+N”全域旅游综合管理体制改革,组建市文物旅游稽查支队、旅游信息服务中心和旅游警察、旅游工商分局等机构,制定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推进计划》、《年度计划》,全市上下形成了党政主导、市县联动、各方参与、合力推进的创建格局,走出一条全域旅游发展的“汉中模式”。
项目建设亮点纷呈,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把项目建设作为文物旅游业“调结构、建精品、促升级”的重要支撑,坚持规划引领、项目带动,板块推进、园区承载,错位发展、差异开发,全力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全景汉中,不断提升旅游核心竞争力。在全市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设立6000万元的旅游产业发展基金,同时撬动社会资本投入旅游发展。“十二五”以来,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方式,全市开工建设重点文旅项目50余个,投入旅游业各类资金225.6亿元,其中财政资金87.9亿元、社会资金137.7亿元,争取中、省文物旅游专项资金4.63亿元。兴汉新区汉文化旅游创新示范区、西汉三遗址等8个项目入选全国优选旅游项目名录,天台山森林公园等3个项目纳入中央文化旅游提升工程计划,青木川设施改造等5个项目列入国家“十三五”文物保护利用建设规划,两汉三国文化景区列入全省十大文化旅游景区项目,打造出诸葛古镇、天汉文化旅游产业园、尤曼吉游乐水世界、栈道水世界、紫柏山国际滑雪场等一批新产品。紫柏山创5A景区通过省旅资委资源评估,全市建成A级景区25处,熊猫谷等10家景区创建成国家4A级景区,全市4A级景区由“十一五”末的1处发展到10处。建成国家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19个,省级旅游特色名镇15个、乡村旅游示范村21个。留坝、洋县成功创建为省级旅游示范县,佛坪、西乡县跻身全省第三批旅游示范县建设试点县。
旅游环境持续优化,服务功能日渐完善
汉中市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游客至上”理念,持续探索优化旅游发展环境,加大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旅游在保障民生中的功能,努力提升居民与游客的满意度和幸福度。特别是进入“十二五”时期,汉中旅游业进入了发展上升期,为推动全域旅游强基础、补短板、优环境,将“三建设一整治”作为实施全域旅游重要抓手。用“景区”理念打造油菜花海景观,按照“稳定区域、捆绑资金、完善设施、持续发展”的思路,成功打造33个固定观花点、建成23条精品观花线路,开发出丝路花海、薰衣草庄园等一批花海旅游休闲项目,油菜花海已成为全市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品牌;用“画廊”理念提升旅游干线风貌,以“三路一线”为重点,深入实施“四化两洁”工程,完成10条道路环境风貌提升,加快推进道路环境整治,旅游干线环境风貌显著提升;用“客厅”理念推进“厕所革命”,把厕所革命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推进,成立以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第一副组长的厕所革命领导小组,签订《厕所建设责任书》,夯实工作责任、明确任务指标,三年累计建设厕所326座,汉中被评为“全国厕所革命先进市”;用“人本”理念整治旅游综合环境,加强诚信旅游、文明旅游建设,建立涉旅企业信用评价机制和“红黑榜”制度,健全服务等级退出等“四项举措”,强化部门联合执法,形成旅游服务质量明察暗访常态化工作机制,下硬茬、出重拳整治旅游综合环境。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通过举办“天汉讲坛”专题讲座等各类培训,全面提升旅游从业人员服务水平。成立龙岗和西汉三遗址、黎坪等6个景区管委会;建成星级饭店和商务快捷酒店437家、床位3.2万余张,分别是“十一五”末的2.8倍和3.2倍,成立汉中旅游商品研发中心,研发出4大类、30余个品种、1000余件文化旅游商品,旅游管理服务水平持续优化。
城市品牌鲜明塑造,对外影响显著提高
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汉中不断创新旅游宣传营销方式,以旅游宣传营销为合作载体,整合各方力量,布点组网,采取灵活而系统的全域营销宣传举措,直接面向游客、面向大众,实施精准营销。联合策划实施系列主题活动,连续9年成功举办中国最美油菜花海旅游文化节,出版《汉中栈道》文本、《汉中旅游丛书》《大开通—汉中文旅纪事》系列丛书,持续在《中国旅游报》《陕西日报》《陕西旅游》等媒体开展汉中旅游形象宣传;坚持“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齐抓,形象宣传与产品营销并重”的原则,连续7年在央视、凤凰卫视等主流媒体开展“两汉三国、真美汉中”城市品牌宣传,开机拍摄电视剧《丝路开拓者张骞》,举行《张骞》特种邮票首发式和“乘高铁·游汉中”系列推介会,开展西成高铁“汉中张骞”、“汉中朱鹮”等车体冠名宣传,以在西安、成都、兰州等“一带一路”沿线城市和资源差异化城市举办旅游推介会的方式,提升游客群众对汉中旅游的现场感知度,全方位、多角度提升汉中城市品牌影响力;建成西北地区功能最全、设施最优、智慧化程度最高的市级旅游集散咨询服务中心和智慧旅游服务平台,实现全市4A景区视频监控系统与省市智慧旅游平台成功对接,3A级以上景区、三星级以上饭店和重要乡村旅游示范点WiFi全覆盖,推出广电数字电视智慧门户汉中旅游板块,紧盯重点时段、关键环节,持续推出“旅游惠民”系列活动,实现全域旅游共建共享。汉中相继荣获“中国休闲城市”“亚洲金旅奖·十大文化特色旅游名市”“影响世界的—中国文化旅游名城”“中国最美十大城镇”“全国十大全域旅游目的地”“最具投资吸引力旅游旅游城市”称号。(汉中市旅游发展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