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月22日举行的丝绸之路世界遗产文化旅游对话上笔者获悉,我国西北地区近年大力推进全域旅游战略落地实施和旅游产业化发展,区域旅游业各项经济指标逐年刷新历史纪录,目前旅游收入总量己破万亿元规模。
据介绍,西北地区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行政区域,总面积约310万平方公里。由六个省级旅游部门共同建立的西北旅游协作区,是我国成立最早、涵盖面积最广的区域旅游协作组织。
据西北旅游协作区秘书处负责人介绍,祖国大西北地域辽阔,旅游资源异常丰富。既是国内外关注、向往的旅游目的地,也是重要的客源输送地。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改革开放40年来西北地区旅游业实现了飞速发展。目前,西北五省区和兵团旅游景区数已达1503个,其中国家A级景区数为1254个,包括5A级31个、4A级322个、红色经典景区为87个。国家旅游局于2015至2017年连续三年向世界推出的“丝绸之路旅游年”主题,使西北地区的旅游魅力得到了国内外市场的广泛认可,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具有代表性的高A级旅游景区已经成为西北地区旅游业的核心吸引力。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也促进了旅游产业规模的不断壮大。截止目前,五省区和兵团有拥有旅行社数量达2258家,其中国际旅行社255家;拥有旅游饭店18082座,其中星级酒店1499座,自驾营地、民宿、客栈等新兴业态也在迅猛发展。
旅游交通便捷化是近年西北地区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至今年4月,区内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为19441公里,高铁通车里程为3787公里,投入运营的旅游机场40个,区内已开通的国际航线累计为98条,全区域范围内基本实现了旅游交通便捷化。
旅游产业规模的持续壮大和发展环境的不断优化,使西北各省区近年的旅游接待人数、旅游收入也始终保持着高速增长。2017年,西北地区合计接待海外游客9.538913亿人次,其中国内游客9.470791亿人次,入境游客67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 8976.61亿元人民币,其中国内旅游总收入8714.56亿元人民币,国际旅游收入38.88亿美元。至今年3月,西北地区旅游业已成功跨入万亿产业时代,成为推动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兴支柱产业和带动社会就业、农村人口脱贫致富的幸福产业。
当天的丝绸之路世界遗产文化旅游对话在麦积山石窟所在地的天水市举行,以此纪念丝绸之路世界遗产”申遗"成功4周年。来自丝路沿线城市代表、亲历申遗过程的文化和旅游界代表围绕"世界遗产.人类共享"的主题,畅谈了丝路申遗成功4年来沿线旅游业所发生的巨大变革以及对促进丝路文化与世界遗产形态活化、文化传承、线路设计、点线联动、国际合作的设想与建议。
本次对话作为今年中国李杜诗歌节和西北旅游业发展40年系列项目的一项活动,由李杜诗歌节组委会、西北旅游协作区秘书处和天水日报社联合主办,西北旅游文化研究院策划执行。
(西北旅游网 杨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