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推进陕西省全域旅游健康发展,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增效,陕西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委托第三方机构通过构建陕西省旅游服务质量测评模型、发放回收现场问卷及网络问卷和专员暗访等形式对全省2017年第三季度旅游服务质量开展了系统测评工作,现将测评情况公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第三季度陕西省旅游服务质量得分为78.6分,较2季度提高了0.9分,进入“基本满意”水平区间。其中“总体感受”得分10.49分、“旅游公共服务”得分17.09分、“旅游景区服务”得分17.36分、旅游餐饮服务得分为4.63分、旅游住宿服务得分为7.73分、旅游购物服务得分为4.73分、旅游交通服务得分为6.34分、旅游娱乐服务得分为2.25分、专员暗访得分为8.0分。
2017年第3季度旅游服务质量测评情况位居全省前6名分别是,渭南81.4,西安80.7,延安80.5,汉中79.5,宝鸡79.2,韩城78.7。
本季度全省旅游服务质量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与上季度相比,全省“总体感受”环比上涨3.67%;全省“旅游公共服务”环比上涨1.4%;全省“旅游景区服务”环比上涨2.32%;全省“旅游餐饮服务”环比上涨0.49%;全省“旅游住宿服务”环比上涨0.39%;全省“旅游购物服务”环比上涨0.74%;全省“旅游交通服务”环比上涨0.69%;全省“旅游娱乐服务”环比上涨0.54%(见图1),统计数据显示,与第二季度相比“总体感受”、“旅游景区服务”、“旅游公共服务”三个一级指标表现出了良好的成长性,其余一级指标除专员暗访外,均成上涨趋势,陕西旅游服务质量向好发展,市场潜能逐步释放。
二、第三季度旅游服务质量测评简析
根据报告显示,全省旅游业目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整体质量呈现不平衡性。第三季度陕西省旅游服务质量测评有六个市得分超过全省总体水平,分别是关中的渭南市、西安市、宝鸡市、韩城市,陕北的延安市,陕南的汉中市,表现出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
2.旅游安全形势不容乐观。部分景区在存有安全隐患的地段未设置规范的警示标识、防护栏等,有的虽设置防护栏,但高度或强度达不到标准。一些水上交通工具(如:游船、游艇、木筏等)的工作人员不能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存在游客未穿戴救生衣等情况。
3.“黑车揽客”有所反复。在全省各大交通枢纽均有不同程度的“黑车揽客”现象存在,西安市城西、城南客运站,咸阳、榆林、商洛、汉中客运站、火车站等游客集散地较为突出。
4.景区通达性有待提升。安康、宝鸡等地部分高A级旅游景区最后“1公里”路况较差;安康飞渡峡、宝鸡九龙山、汉中石门栈道、咸阳马嵬驿等景区旅游班车车次较少或停运时间较早,对游客出游带来不便,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滋生了“黑车揽客”现象的发生。
5.购物及价格问题较为突出。不少景区都不同程度存在旅游商品未明码标价问题,景区门口时有商贩围堵游客推销旅游纪念品现象;诱导游客消费、欺客宰客、低价游等违规违法行为严重扰乱市场秩序。
6.环境卫生有待提升。在各市区一些路段、背街小巷垃圾清理不够及时,直接影响了游客对“城市形象”的评价。部分公厕卫生差、垃圾打扫不及时,西安火车站、韩城火车站、汉中汽车站公厕蹲位数量不足以满足游客需要。
7.旅游投诉建议渠道较少。目前各市区旅游投诉渠道比较单一,被访的不少游客不知道各市区的旅游投诉电话。(陕西省旅游发展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