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佛光,中华茶韵。2017年10月27日,第五届法门寺茶文化学术研讨会暨第四届茶与丝绸之路高峰论坛在陕西省西安市曲江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
本次学术研讨会及高峰论坛是西部茶博会的重要活动之一,活动以“唐代茶文化”为主题。本着“以学术为本,促进学术繁荣”的宗旨,为全国茶文化专家、学者提供一个探讨学习与科研创新的学术交流平台。学术研讨会围绕法门寺地宫出土唐代宫廷系列金银茶器和秘色陶瓷实物资料和中国宫廷茶文化及中国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分别从“茶器与茶艺”、“茶文化与宗教”、“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茶贸易”等方面就“丝绸之路与中国茶文化”进行深层次交流和探讨,通过与会专家、学者分享他们在科研与工作中的成功经验与心得感受以及与现场专家、学者之间的交流互动等途径,寻求科研创新思路,探索和进一步体现并发挥法门寺茶文化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所起的独特作用,更好的推进茶文化发展。来自国内有关茶的历史、考古、文化以及茶产业界的近80位相关专家、学者、嘉宾参加学术会共同讨论、分享和交流。
开幕式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沈冬梅、法门寺博物馆馆长姜捷研究员、汉中市茶叶协会会长郑宗林等专家学者分别作了《唐代贡茶研究》、《唐长安与茶文化》、《商业为本 文化为魂——丝路精神的当代意义》、《陕西茶叶与丝绸之路》为主题的发言。研讨会上,专家、学者围绕“茶器与茶艺”、“茶文化与宗教”、“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茶贸易”等方面就“丝绸之路与中国茶文化”进行深层次交流和研讨。
法门寺博物馆馆长姜捷研究员向记者谈到,“肇始于唐代长安的茶文化,是一种不同以往的、新型的、具有世界意义的礼仪性文化。在古代中国奉献给世界的礼仪性文化当中,只有茶,得到了普世的尊敬。我们今天对于唐代长安茶文化的发掘、研究和传承,既是我们仰望大唐长安、致敬先辈古人的一种方式,也是希望把古代中国人民的礼仪、智慧在继承和创新的文化自信中,更优雅的奉献给世界人民。”
法门寺博物馆副馆长、副研究员任新来说到:“唐代是中国茶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来自法门寺博物馆的最新研究成果进一步表明,在唐长安京畿范围内出土的大唐宫廷金银茶器具、石质茶器具和缁素茶器具等不同质地的专用茶器具,昭示着唐代都城长安是中国古代“茶道初兴”的源头和中心,唐代首都长安诞生的茶文化,是整个中国乃至国际茶文化溯源归本之所在,是唐长安具有世界意义的重要文化遗产之一。这一重要研究成果,为丰富陕西文化自信的内涵、提升陕西茶产业的文化品位,提供了十分重要的依据。”
据了解,法门寺茶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是法门寺博物馆与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在1994年共同倡议举办的,迄今已成功举办了四届。十几年来,法门寺博物馆紧扣茶文化界共同关心的重大议题,以法门寺唐代地宫出土的一套唐宫廷金银茶器具为契机,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已经对中国以及世界茶文化史的认识产生了十分积极的、有建设性的影响,为推动茶文化研究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此次学术会对学界近年来依托法门寺地宫出土唐代金银茶器文献释读与茶文化研究新成果的一次系统的梳理和总结,促进了各研究领域学术思想的碰撞,开阔了研究思路。(西北旅游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