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志。随着扶贫攻坚战的深入推进,教育扶贫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日益突出,7月8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结合示范区精准扶贫工作精神,联合区内教育、旅游、文化、党政主管单位和爱心企业组织开展的“农耕文化科普助力教育扶智”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正式启动,来自李台、五泉、揉谷和大寨中心校等200名贫困学子率先参与了首场文化体验活动,畅享文化科普,感受社会大爱。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董立民出席活动启动仪式。
“4000年前农神后稷在这里教民稼穑,树艺五谷,开启了中华农耕文明的先河。”孩子们跟随着讲解员的引领下在中国农业历史博物馆中追古溯源,从一砖一瓦,一器一物的历史遗存,全方位感受中国万年农业的文化魅力。领略奇趣的昆虫世界、探访动物王国的奥秘,解析植物的生物密码,感受五色土的神奇,跟着农史专家学农耕知识,识用农具,体验耕、种、耱、耙等耕作过程,参与独轮车运粮、滚铁环、荡秋千、踩平衡木等精彩互动游戏。此外,主办方还授予首场文化体验贫困学子“古邰国”杯农耕文化科普研学活动“杨凌农耕文化小推广员”荣誉称号。
来自大寨中心小学四年级的高妙琪表示,“今天来到博览园我很高兴,在这里参观,可以看到很多动物化石和标本,还可以让我了解更多的农业知识。”“通过讲解员的讲解,能够让我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学到很多在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邰城小学的朱妙璇说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长期以来致力于公益科普,秉承以发挥科普教育职能为首要任务,每年度针对残障人士、留守儿童、社会关爱人群等弱势群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教育活动,开通园区免费“绿色通道”,配备讲解,提供专项优质引导服务。本次“农耕文化科普 助力教育扶智”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后期将持续开展,从杨凌本土辐射周边外地,让更多的困境青少年通过主题教育熏陶,树立知农、学农、悯农、爱农文化精神和思想理念。今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将充分发挥高校博物馆,科普教育基地文化传播职能,以农业主题博物馆组群优势资源科普引领,公益系列活动持续常态化,受益更多的社会需要人群。同时,教育扶贫作为治本之策,博览园以高校文化传承科教基地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教育扶贫、探讨研究、全力参与。
启动仪式由杨陵区教育局副局长宋立群主持。出席启动仪式的还有杨凌示范区教育局局长张少文、示范区教育局副局长、杨陵区教育局局长尹卓、杨陵区教育督导室主任马喜林、杨陵区文化体育旅游局局长张高社、杨陵区文化馆馆长张明周、杨陵区文化旅游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杨海平、李台街道党工委组织委员王杰、杨凌邰国农业科技文化推广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团国等。(西北旅游网 文/杨蓓蓓 图/梁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