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上午10:30,第五届“秦岭与黄河对话”活动在商洛市镇安县塔云山天池垭广场拉开帷幕。本届“对话”以“长江与黄河旅游带融合发展”为主题,引入秦岭、长江、黄河“三大旅游带”和南北旅游大互动发展理念,多位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和文化名人为陕西旅游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央视、凤凰卫视、台湾中视、陕西卫视、美国纽约中文电视等众多电视、网络、电台、自媒体、VR团队现场直播(录播)此次对话,现场采访媒体近百家,对话气氛活跃,场内外观众参与互动热烈。
2017“秦岭与黄河对话”对话嘉宾阵容强大,备受社会和业界关注。对话嘉宾分别是国际生态安全合作组织副秘书长徐崇哲,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文联主席、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熊召政,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教授陈冬红,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旅游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曾博伟。凤凰卫视主持人胡一虎和陕西广播电视台主持人小民担任对话主持人。
围绕全民休闲旅游时代新特点和陕西省未来五年“培育新动能、构筑新高地、激发新活力、共建新生活、彰显新形象”的发展理念和“建设国际一流文化旅游中心”的目标,本次对话立足中国旅游概念,放眼国际视野,聚焦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和黄河华夏文明旅游带融合互动。对话现场,嘉宾提出“三带融合”这一新的旅游理念。专家认为,黄河沿线涉及“一带一路”的陆上沿线范围;长江水系连接海上丝绸之路;主体位于陕西的大秦岭联通中国南北,自然形成的“一山两河”三个经济带串联在一起,相互融合发展必将产生巨大效应。
自2013年开始的“秦岭与黄河对话”,至今已成功举办五届,已成为5月19日中国旅游日当天全国影响力最大的主题活动之一。本次对话还引进了场内外观众互动环节,通过众多电视、网络、广播、VR、自媒体的全程直播互动,在国内外产生了良好反响,秦岭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塔云山仙境般的自然画卷也通过各种媒介聚焦传播走进了大江南北亿万民众视野。
本次“秦岭与黄河对话”活动由陕西省旅游局、国际生态安全合作组织主办,商洛市旅游局、镇安县政府承办,共举办了包括长江黄河旅游产品推介会在内的12项活动。国家旅游局红办常务副主任薛亚平、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晓东、省政府副秘书长张小宁、陕西省旅游局局长高中印、副局长陈梦榆、宁夏回族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任党建平、陕西旅游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常梦春、商洛市市长郑光照、市委常委、镇安县委书记李波等领导先后出席系列活动,柬埔寨王国驻西安总领事辉比威、马来西亚驻西安总领事陈立龙、泰王国驻西安副总领事钟丽萍受邀参加活动。秦岭、黄河、长江沿线部分城市、景区代表等聆听了这场对话。
对话嘉宾发言摘要
◆国际生态安全合作组织副秘书长徐崇哲
长江、黄河、秦岭在中国都非常著名,也是非常重要的大山大河,生态价值不可估量。陕西直接拥有着“三大经济带”,也决定了陕西旅游的“根骨”非常好,意义重大,无论是生态价值还是经济价值,都不可估量。
生态旅游的发展就是寻找平衡点的过程,平衡点的另一头是生态旅游对于原始产生崇拜,对开发产生畏惧。生态旅游要求精致、优雅、得体的开发而不是不开发。要建议各地区勇敢尝试新技术,挑战新技术,从全局的角度进行深层次的规划,让依托景区生存的人也能享受到旅游经济和生态旅游发展的成果。
在国际层面发展旅游业,定位至关重要。陕西自身条件很好,有一个定位非常合适,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输出的先锋。唐朝时,长安兼容并包,对外国的优秀文化不抵触,这是文化上的自信。当今,在新的发展背景下,应该更有这样的自信,借“一带一路”的东风,把国际游客引进来,把优秀的文化输送出去,通过文化交流与合作,让全世界的人都能了解陕西旅游。
◆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熊召政
丝绸之路一路向北都是沙漠、戈壁、雪山,秦岭是西安的后花园,秦岭的水流向北京。全域不仅仅是旅游,更是生态,全域生态才有最好的全域旅游。
发展全域旅游要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在景点建设上把服务设施做好,旅游的创新应该突出服务,同时,要将提高游客的文明素质作为旅游产业国民教育的重要内容。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教授陈冬红
黄河文化是龙文化,龙实际上是山水,龙图腾里就包含着山水,兼容并蓄;长江文化是和文化,是巴蜀文化等三种文化的融合,是包容共享,是互建互享,这与“一带一路”战略的宗旨紧密相连,相互辉映。从“三带”融合的角度上,陕西占据着南北水上、陆上、航空多方面的优势,特别是共荣、共享的发展优势。
在抓定位、规划和变思路的同时,必须抓好品牌建设,让南北文化和经济腾飞在这里深度融合,让陕西旅游秉着“一带一路”的翅膀享誉世界。
◆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旅游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曾博伟
2016年国务院印发《“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规划公布了十条精品旅游带,提及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和黄河华夏文明旅游带。规划公布了20个重点的旅游功能区,包括秦巴山区。他认为,陕西旅游资源基础良好,陕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陕西旅游一定会成为中国游客关注的焦点,也会成为世界游客关注的焦点。
要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发展陕西旅游业,一是思路上要有转变,历史上的辉煌已经过去,“重振雄风”旅游是一个很好的点,未来西安可以把旅游作为龙头,把陕西作为全域旅游发展,把生态作为本底,把文化作为灵魂,把陕西建成世界重要的旅游中心;二是希望把陕西从旅游的封闭状态走向开放状态,因为处在内陆的区位,客观上讲国际化程度不够高。国际化不只是游客,标识国际化、服务、管理、旅游发展要素也要国际化,要有更多的国际著名旅游企业来投资;三是希望陕西旅游要有气魄,从跟随走向引领,用国际化视野、国际化思维,把文化和现代旅游结合起来。(陕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