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旅行成了一件越来越简单的事儿。打开手机应用,机票、酒店、景点门票一应俱全。想要自由行,旅游网站上的游记攻略眼花缭乱,甚至可以量身定做出行方案……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发展,智慧旅游的概念已渗透到旅游市场的方方面面。说走就走的旅行,从技术上来说已经成为现实。旅游业的数字化变革,不只给游客带来便利,更为中国旅游业的“蝶变”展开了想象的翅膀。
改变旅游产业价值
在线订票、信息查询、即时通讯……除了习以为常的数字化应用外,越来越多的“黑科技”正在改变旅游全产业链的面貌。
比如,在景区入口,扫描二维码就可以免检票入园;人工智能机器人可以通过对话方式为游客提供出行参考;采用智能门锁系统的酒店可以通过人脸识别确认住客……阿里飞猪旅行副总裁周正介绍说,以后的酒店可能是无前台的酒店,游客到店后通过摄像头进行人脸识别,就可以进行信息匹配。确认身份后生成一个房卡,就可以直接入住。带上VR(虚拟现实)眼镜可以远程选房,看看酒店的窗户有多大、外面的风景如何,避免文字不实、图片夸张。
业内专家表示,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兴起,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出现,互联网不仅改变了旅行的模式,更改变了旅游产业价值创造方式。未来,谁掌握了互联网技术的精准应用,谁就能成为用户最可能选择的出行服务提供商。
大数据的应用就是一例。随着出入境旅游人数的迅速增长,大数据无论在政府宏观政策制定上还是在个人出行决策上,作用都越来越大。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说,类似“五一”黄金周要不要恢复、怎样的奖励措施可以让带薪休假落实得更好,都需要借助大数据的分析辅助来科学决策。想去的景点是否会拥挤,未来也可以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实现预报和预警。
解决景区现实难题
在海南三亚天涯海角景区,游客只要掏出手机,对着散客通道闸机上一个二维码扫一扫就可以轻松入园。目前,天涯海角景区已实现无线网络热点、视频安防监控、高清实景、360度虚拟实景、智能导游、停车场管理等系统全覆盖,通过智慧服务、智慧管理等模式,提升了旅游体验和旅游品质。
国家信息中心旅游规划研究中心主任石培华认为,旅游和互联网的融合还在加速,“互联网+旅游”构建了一个虚拟和现实之间的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平台,当旅游遇到互联网,一切皆有可能。
上月发布的《“十三五”全国旅游信息化规划》提出,到2020年,中国将努力实现4A级以上旅游景区免费WiFi、智能导游、电子讲解、在线预订、信息推送等全覆盖,在人流集中区、环境敏感区、旅游危险设施和地带,实现视频监控、人流监控、位置监控、环境监测等设施的合理设置。规划还提出,到2020年,在线旅游投资占全国旅游直接投资的15%以上,在线旅游消费支出占旅游消费支出的20%以上。
在山西大槐树景区,WiFi不只用来上网,还可以记录某个位置有多少游客停留以及停留的时间,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用了多长时间。通过景区内的无线网络,管理者可以知道客流量、旅游产品的吸引度,进行“智慧管理”。
互联网技术,或许正是解决不少旅游景区难题的有效方法。2016年,中国国内旅游达44.4亿人次,同比增长11%。但与此同时,交通瘫痪、游客爆满引发不少安全事故。如何有效应对和处理这些问题,是诸多景区亟须解决的现实命题。
蜗牛景区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挺认为,游客的咨询服务、导览、导购、票务、互动分享、体验、投诉等,都是经常性需求,而这些需求产生的信息,都可以被采集和处理,成为智慧化运营的大数据基础。比如黄山游客集散系统,可以通过智能化的交通调度,避免车辆拥堵和人流超负荷。在九寨沟景区,智能化的管理系统可以掌握游客的聚集和消费习惯,优化人流,乃至进行旅游目的地的二次促销。
打造创新型旅游系统
近日,世界经济论坛发布《2017年旅游业竞争力报告》,报告显示,中国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持续提升,在全球旅游业竞争力排行榜上升至第15位。报告指出,中国旅游产业在国际开放程度、信息通信程度等方面均有提升。
中国智慧旅游的推进,加快了传统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打造出创新型旅游系统。在当下,智慧旅游已经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度假分会秘书长魏小安表示,发展智慧旅游已经成为旅游经营的必然发展趋势,也是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
业内人士表示,传统旅游业只需重视游客在游中的体验是否满意就可以了,而在智慧旅游时代,必须打通游前、游中及游后三关,任何一项都需要专业的互联网技术服务。对于相关企业来说,只要能够把其中任何一个小的服务做精、做好,就能在智慧旅游行业中站稳脚跟。
而对政府而言,作好引导、服务和监管,是发展智慧旅游的关键。《“十三五”全国旅游信息化规划》提出,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鼓励“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运营”的PPP模式,有效引导社会各界资源共同投入,激发创新活力。(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