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泉“泡热”
陕西冬季休闲旅游市场
近年来,陕西省温泉旅游业飞速发展,成为集度假、养生、旅游为一体的大众休闲产业,成为带动区域休闲旅游的重要一环。
冬季旅游哪里去,陕西温泉泡泡汤。冬日已至,广大温泉旅游爱好者早已迫不及待来一次心中“冰火两重天”的极致体验——下雪天,泡温泉。一到周末或节假日,西安、宝鸡等地的温泉酒店和景区就火爆异常,常常是亲朋好友拖家带口、三五成群一起来泡温泉,放松休闲娱乐。热腾腾的温泉也“泡热”了陕西冬季休闲旅游市场。
陕西温泉被公认为世界温泉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温泉资源十分丰富。其历史可以追溯到黄帝时期,白居易的《长恨歌》中“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更是让陕西温泉享誉世界。盛唐时期形成的“三大名汤”——临潼骊山汤、蓝田石门汤和宝鸡凤仙汤,至今流传。陕西温泉点仅秦岭北麓就有210处,占全国近十分之一。
近十年来,陕西温泉产业发展逐渐从传统的疗养院、干休所模式发展为面向大众的休闲、度假、养生、旅游场所,并形成了以临潼华清宫旅游景区、汤峪温泉休闲旅游景区、太白山旅游景区、合阳洽川风景区、咸阳地热城为代表的温泉旅游经济区;全省共有景点式温泉46家,疗养院(所)23家,温泉酒店34家,温泉娱乐和游泳池10家,总数100余家,其中上规模的有30多家。具有代表性的温泉企业有:华清御汤温泉、汤峪温泉、天潭温泉、华山御温泉、南山温泉、海泉湾温泉、爱琴海温泉、秦龙温泉、大秦温泉、上王温泉、尚境温泉等。2015年全省温泉企业就业人数达4万余人,年接待泡汤人次449万,年实现收入总额近10亿元;陕西汤峪温泉碧水湾日接待人数最多1.6万人次,创全国温泉企业日接待之冠。温泉旅游形成的产业链年值达百亿元,成为拉动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陕西温泉旅游开展得如火如荼,据省温泉旅游协会统计,目前温泉旅游消费者以每年27.8%的速度逐年递增,全省温泉项目也在逐年增加,仅去年下半年就陆续开业16家温泉企业,2017年将新增最少20家温泉企业,而且都是高规格、大手笔,总投资金额超过20亿元。2016年1月16日,陕西温泉一卡通电商平台上线并发行,使消费者足不出户就可获得一张泡遍全省品牌温泉企业的通行证。借力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通过搭建陕西温泉一卡通电商平台共谋发展,系全国首例,为陕西温泉旅游业的发展提速起到了促进作用。
陕西省旅游局局长杨忠武指出,“目前我省温泉产业开发主要有集群发展型、城乡带动型、品牌引领型、景区相融型和综合服务型等多种发展模式。无论是关中盆地、秦岭南北麓、陕北高原,还是汉江流域,庞大的温泉旅游市场带来的巨大商机,将迎来一波新的投资热点。温泉休闲度假旅游已经成为陕西旅游的一张新名片,一个新业态,形成了以临潼、蓝田、眉县、东大为主的多个重要的温泉旅游板块,陕西温泉旅游以及温泉产业正在成为拉动各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陕西温泉产业潜力无限
路还很长
陕西温泉旅游发展起步较晚,2015年陕西温泉旅游直接收入超20个亿。与之前相比虽有大幅增长,但与辽宁、四川等温泉资源丰富的大省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些省温泉旅游年接待人数达数千万人次,温泉旅游年总收入高达数百亿元。相比之下,陕西温泉旅游产业发展潜力无限,同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对陕西旅游来说,发展温泉旅游产业意义重大。陕西旅游一直有着淡旺季之分,一到冬季即进入旅游淡季,温泉旅游成为破解我省旅游季节性瓶颈的重要手段,破解了冬季旅游半年闲的问题,成为全省旅游产业的重要支撑和增长点。温泉旅游也成为陕西旅游产业调结构、转方式的突破口,带动了交通、餐饮、商饮、商贸、地产等相关产业的协调发展,融合了文化、保健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温泉小镇加快了新城镇建设的速度,拉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了当地就业。
以蓝田汤峪温泉小镇为例,汤峪所在的塘子村凭借“温泉沐浴文化产业带动城乡突破发展”的经营模式,通过温泉旅游带动生态旅游、乡村旅游、养老旅游同步快速发展,实现了农业结构的调整,农村经济的转型和农民收入的倍增,由一个贫困村发展成如今的温泉旅游特色名镇。如今,每年仅到汤峪来沐浴水疗的人次就突破150万,占到全省温泉泡汤人次的三分之一,加之到汤峪休闲旅游人群、温泉疗养人群、养老人群等各类人群汇聚,全镇的旅游人数已经超过年接待400万人次。现在的汤峪镇,消费会员俱乐部、会员医药超市、会员图书馆、会员中心、会员娱乐城、会员消费返券电子商务大厅、会员服务中心、消费会员“3·15”投诉中心等服务设施一应俱全。目前,全村固定资产已经超过20亿元,村集体完全旅游收入近年来平均在5000万元以上,汤峪镇社会综合收入达到5亿元,年平均上缴税费超过1000万元,农民人均年收入突破2万元。
温泉文化有待挖掘
服务、管理亟待提升
如何传承文化与历史,重现往日荣光?如何凸显特色,做大做强温泉产业?如何规范行业,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是摆在陕西温泉企业面前的重大课题。
谈及温泉旅游,省温泉旅游协会秘书长、西安市温泉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党山朝如数家珍。“留不住消费者、没有特色是诸多温泉企业面临的难题。”数据显示,陕西人口接近3800万,但每年泡温泉的不足40万人。“市民泉水不分、模糊消费,对行业认知不清晰;一些温泉企业,尤其是部分私企规模不大,仍然存在融资艰难、管理不善、竞争混乱等问题,使行业发展受到各种掣肘”,谈及全省温泉企业状况,党山朝说,“有相当一部分企业设计滞后,整个盘子不专业,产品无特色并机械复制,再加上企业本身存在严重管理问题,个别企业还在沿用10年甚至20年前的营销模式,对自己的客户群认识不到位,自娱自乐,单打独斗,出现了周内没客源、周末少客源的现象。”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我省温泉旅游功能开发较单一,产品同质化现象明显。以温泉旅游资源为核心的旅游区具有疗养、休闲、观光度假、娱乐、会议等多种功能,其开发主题应多样化,但目前很多温泉旅游开发却局限于泡汤,基本没有开发休闲、康体、康疗、娱乐等综合性项目,许多温泉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缺少独特的旅游体验设计。游客第一次来也许感觉新鲜,第二次来就会觉得很闷、单调。当前大众旅游的需求多样化,温泉旅游地也需要利用多个主题开发多样化、系列化的内容和项目。
同时记者发现,随着温泉旅游开发火爆,人工动力温泉数字逐步攀升,且出现了3000米以上的地热深井,远远超过了温泉大国日本一般1000米的深度,一些温泉企业以此为促销点进行宣传。有专家提出疑问,每下降100米,地温将增加2-3度,3000米深的地下水很容易达到60度,对此种宣传产生质疑。有业内人士透露,即便是天然温泉,由于涌出量不足或是为降低成本,一些温泉企业存在掺水、循环用水、加温和注入化学物质等欺骗消费者的现象,那么在这种温泉泡汤,其温泉保健作用也要打上大大的问号了。
此外,温泉安全和服务、卫生管理水平等亟待提升。有网友反映,“去临潼某温泉,周日去的人挺多,服务员一看就是附近人,缺少服务意识,提供的饮料等很久都不来,只能喝白水。私属区域没有标志,无意中进去很尴尬,这是管理问题。希望以后有改进。”还有游客反映,去一家温泉泡汤,结果发现好些汤池停用,只有少数汤池能正常使用,且上面漂浮异物,水质浑浊,令人十分不快。也有游客在温泉洗浴时发生过财物丢失的情况。种种情况究其原因还是个别温泉企业安全、服务、卫生等管理工作不到位、从业人员服务培训欠缺等造成的。
陕西目前有温泉企业110余家,如何有效地规范温泉企业,使其健康发展、规范发展是各级旅游管理部门应做的工作。2015年根据省旅游局的统一安排,成立了省级温泉旅游协会,协会成立后在行业建设、规范和自律等方面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省旅游局局长杨忠武表示,在全省温泉企业的“抱团取暖”的发展模式下,我省温泉旅游进入了黄金发展期。要实现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全省温泉旅游企业要坚持服务至上的发展理念,优化服务环境,强化从业人员质量意识,全面提升服务品质,以优质服务赢得游客、赢得市场,打响“陕西温泉中国温度世界温馨”品牌。
以文化建设 品牌建设
促温泉旅游发展
温泉旅游业竞争激烈,如何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这是所有温泉企业面临的难题。
专家建议应注意温泉旅游开发的品牌化建设、差异化建设和温泉文化建设,避免温泉旅游的雷同化问题,提供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服务,如保健康疗、体育健身、文化娱乐等活动设计,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强化地域特色,丰富产品内涵。通过乡土特色建筑、乡土特色美食等各种乡土氛围的营造,充实、丰富和提升温泉旅游的产品内涵,形成具有鲜明地方特色文化和强烈旅游认同感的旅游特色体验,以满足旅游者对温泉旅游文化的深层次追求。
专家还指出,温泉开发应注意可持续发展,温泉是极易被污染的旅游资源,污水回灌、地下水位下降、过度开采等都会对温泉资源造成严重破坏,因此应充分认识温泉资源的稀缺性,杜绝无序、低层次开发、粗放式经营和低水平利用的现象,确保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实现可持续性健康发展。目前温泉旅游已从规模发展阶段向品质发展阶段过渡,要规范发展,就要建立温泉产品开发标准,合理规划开发,使温泉旅游能够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陕西日报 李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