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观光游到休闲度假游,从农业生产到农业休闲,从村镇建设到乡村旅游,从部门事业到支柱产业……说起“十二五”期间的江苏旅游,绕不开一个关键词——“转型融合”。
省旅游局局长秦景安表示,一方面,中国旅游业走过了35年发展历程,特别是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后,客观上迫切需要加快树立科学旅游观;另一方面,旅游业本身也亟需转型,因为游客不再满足于“买张门票拍张照”,更是要寻找一种不寻常的体验。“十二五”期间,尤其是《省政府关于全面构建“畅游江苏”体系 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发布以来,全省旅游业转型发展呈现出更为丰富的形态,乡村旅游、工业旅游、高等级景区、旅游度假区等获得长足发展,成为引领全省经济转型的新引擎。
注重旅游质量,
走马观花变休闲度假
茅山脚下,一片魏晋南北朝风格的建筑群正紧张施工,这是投资28亿的东方盐湖城。借助于独特的地质地貌,依托茅山道教文化,东方盐湖城将打造成国内首个集休闲度假、文化展示、互动体验、山地运动等主题为一体的山水文化旅游度假型景区。一期道天下景区,被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吴文学誉为“中国旅游产品4.0版”。
“十二五”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经济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式旅游,更注重旅游质量,追求闲适、不一样的风情体验。江苏在旅游项目建设上随之积极求变。
这一点,从我省旅游度假区的快速发展上可见一斑。旅游度假区建设,往往被用于衡量一个区域休闲度假游的发展情况,其必备条件包括良好的山水等自然环境,度假酒店等特定产品设施,比如省级度假区必须有1000张以上床位,国家级度假区不少于1000间客房等。
为推进休闲度假旅游发展,我省先后出台《江苏省国民旅游休闲纲要》和《关于推进旅游度假区发展的意见》,加快旅游度假区建设。全省现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5家、省级旅游度假区45家,批复面积730.59平方公里。
游客居留时间更长,牵引产业更多……休闲度假游,无疑对经济发展具有更强的拉动作用。常州恐龙园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陈辉告诉记者:“我们做过统计,一位客人逗留6至7个小时一般花费200元;如果能让他留一个晚上,消费将增加5倍。”
工业转型旅游,
满目矿坑成旖旎美景
泛舟国家湿地公园、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潘安湖上,置身粼粼波光、错落芦荡之中,记者实在难以想象,这里曾经是一片煤矿坑。
挖了上百年的煤炭渐渐枯竭,徐州贾汪成为全国第三批资源枯竭型城市之一。走过十多年转型历程,2011年贾汪正式走上旅游发展之路。茱萸寺、潘安湖、督公湖、凤鸣海、卧龙泉,“十二五”期间旅游总投资近60亿。一批旅游大项目,一系列转型措施,使得这个资源枯竭型城市改变了模样。
“如果没有旅游,贾汪依旧是满目矿坑,一城煤灰半城土;如今城在林中、路在绿中、居在园中、人在景中,可谓一城青山半城湖。”该区旅游局局长阎海感慨道。
在江苏,工业转型旅游业的经典案例并不罕见。曾经是工业重镇的宜兴湖㳇,几年前率先实施整体“退二进三”,如今已成为旅游名镇。苏州的平江府,镇江的西津渡,南京的1865创意园,无锡的清名桥、惠山古镇……越来越多的旧厂房华丽变身为城市景点。
一些工业企业自己还做起了工业旅游。比如,宿迁洋河酒厂开辟了工业旅游区,游客可以参观厂区,了解生产全过程,2015年该旅游区被评为4A级景区;镇江恒顺醋厂的醋博物馆,也是颇有影响的4A级景区。
一产转型三产,
乡村旅游避低端重复
都市人希望闲暇时享受到清新乡土气息;而江苏本身又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得天独厚的生态旅游资源——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把乡村旅游作为江苏旅游的重要增长极,不断加大支持培育力度。
截至目前,全省已拥有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9个、示范点28个、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20个,乡村旅游可接待游客床位超过16万张,可接待游客餐位76万多个。
江苏在乡村旅游发展上注重质量,力避低端重复。宜兴阳羡生态旅游度假区的篱笆园采用“企业带动农户”模式,十余年发展成为集餐饮、住宿、旅游、休闲、采摘、娱乐为一体的精品乡村旅游点,拥有100多家精品民宿,年接待游客数22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2500万元。“乡村旅游易同质化竞争,必须走差异化道路、打地域品牌。”阳羡生态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副主任盛幼群说,目前度假区规划了健身公园、徒步公园、高端潜水俱乐部、茶禅教程、乡村音乐节等一系列活动,让游客来了不觉得闷,放松身心慢慢玩。
乡村旅游的发展,丰富了旅游业态,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记者在盐城大丰采访了解到,荷兰花海项目带动附近8个村的农民改种植花卉,平均每户年增收5000元;在景区工作的农民,每人年增收入2万元左右。
经江苏省人大通过的《江苏省旅游条例》,将“乡村旅游区”纳入政府采购序列;在用地政策上,针对旅游用地也将设有专门保障,江苏乡村旅游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新闻来源:江苏旅游政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