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几年间,一个秦岭深处的贫困小县,实现了旅游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历史性转变,一跃成为全省首批旅游示范试点县和全市全域旅游排头兵,年接待游客从2007年的12万人次跃升到164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从1560万元增长到8.16亿元,分别增长了13.7倍和52倍,旅游业收入占全县 GDP 的49.2%,这就是今天的留坝县!她用脚踏实地、驰而不息的精神走出了一条以旅游产业引领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科学发展之路,创造了全省旅游发展的奇迹。
探寻奇迹背后的故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科学定位、咬定目标、坚持到底的坚守和跟进是推动发展的基础和根本,大战略、大旅游、大思维下的苦干和实干是取得成功的核心和关键。站在“十三五”开局的关键时刻,我们专程走进留坝,深入探析该县旅游业发展中的示范经验。
国际视野下的“全域旅游”
两座山,一条河,滋养着精致的县城,城内白墙青瓦的小楼依山傍河。如今,走进留坝县,冬季你可在紫柏山滑雪场体验雪国风情,夏季可在水世界畅快游玩;你还可登紫柏山、拜张良庙、体验栈道漂流、穿行最美山村、徜徉格桑花海、漫步薰衣草庄园……每一处都是群山叠翠,溪水如碧,直叫人流连忘返。而又有谁知道,几年前的留坝却是个几乎没有任何旅游业的贫困山区小县。
几年间,留坝县旅游业的发展跨越了两大阶段。从2008年开始,全县集中人力物力建设张良庙、紫柏山、栈道漂流景区,完成紫柏山索道、景区公路、配套服务设施等硬件建设,2011年前后张良庙、紫柏山景区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栈道漂流景区成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留坝旅游在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形成了以三大景区为核心的观光旅游格局,第一阶段目标顺利完成。
完成第一阶段发展目标后,新一届县委、县政府敏锐地发现,大秦岭地区自然环境相似,以青山绿水为主的观光型旅游同质化严重。如何突破这一瓶颈?留坝旅游该往哪走?成为了拉开第二阶段旅游发展的首要难题。
为此,以县委书记许秋雯为“班长”的领导班子开始了为留坝县旅游提档升级量身绘制大蓝图的艰苦征程。通过反复与国内顶尖旅游专家对接,最终,规划团队提出将留坝建设成为大秦岭最佳全域旅游目的地,未来建设成为“中国山地度假旅游示范区”的目标。2012年,留坝县《中国山地度假旅游示范区发展总体规划》《特色城镇概念规划》以及《旅游相关产业规划》《山地度假旅游技术标准》4个专项规划编制完成,并在国家旅游局召开的规划评审会上获得了专家们的高度肯定,这也是全国首个在国家旅游局通过评审的县级规划。
大规划按照“全域旅游”布局,把整个县作为一个旅游综合体来打造。全县以“一心两环三区四带”为旅游空间布局。“一心”,即县城旅游服务和休闲度假中心;“两环”,即县城——武关驿镇——玉皇庙镇——留侯镇旅游环线和县城——武关驿镇——火烧店镇——营盘村旅游环线;“三区”,即张良庙片区、紫柏山片区和栈道漂流片区;“四带”,即营盘村、江口镇、河口村、庙台子村4个乡村旅游示范带。同时,大规划也对各镇的旅游发展方向进行了定位:城关镇为度假新镇、武关驿镇为栈道小镇、马道镇为汉风重镇、留侯镇为养生古镇、火烧店镇为养老村镇、江口镇为红色集镇、青桥驿镇为迎送小镇、玉皇庙镇为自驾山镇。
从大规划不难看出,留坝“全域旅游”是真正把全县当作一个大景区来建设、把各镇当作景点来打造的全域覆盖。科学的规划为全县旅游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指明了发展方向。
党委统揽模式下的“留坝速度”
冬日的秦岭,天寒地冻,白雪茫茫。可秦岭深处的紫柏山国际滑雪场里,却是一片欢乐的海洋,每天都有2000多名游客专程从各地赶来,在这里,尽情享受冰雪运动的激情和刺激。2013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的紫柏山国际滑雪场是陕南首家、西北最大的滑雪场,它的建成填补了整个陕南冬季旅游的空白,开业两年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营业收入突破1500余万元。
让人想不到的是,像紫柏山滑雪场这样繁杂的旅游项目,该县却只用了半年时间就建成并投用。仔细盘点,在留坝县旅游业发展史上,类似的惊人之笔还有很多:用130天在寒冷的冬季建起施工难度巨大的陕南第一条客运索道——紫柏山客运索道,大干60天出色完成张良庙紫柏山创建国家4A景区各项任务,仅用22天顺利通过省级旅游示范县验收,用160天建起陕南首家大型山地水世界主题乐园,用90天建起省内最大山地 CS 镭射基地……
在留坝县,只要大家看准想做、要做的事情,一定会以超乎人们想象的速度完成,这被当地干群称为“留坝速度”。而“留坝速度”的支撑者和推动者就是“党委统揽、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全民参与、市场运作”的战略思想。
翻开留坝县2015年度旅游开发重点工作任务分解表,第一项重点任务“完成营盘闸口石度假小镇建设详规编制”,包抓领导栏是许秋雯。按照“一个旅游重点项目、一名县级包抓领导、一个牵头部门、一套工作班子”的工作机制,从县委书记、县长开始,每名县级领导都要包抓至少一个旅游重点项目,最重最难的任务由主要领导包抓已经是惯例。总投资35亿元的营盘度假小镇目前已提前开工建设,完成了管线地埋、环山自行车慢道、水面景观工程等建设项目。
党委统揽的大旅游开发模式,将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推上了更高层次,迅速有效地将各种力量和资源集中到旅游业这一突破口上,形成了全民抓旅游的强大合力。据统计,2010年以来该县累计整合资金7.3亿元,实施旅游重点项目210个,形成了以滑雪场、张良庙、紫柏山、栈道水世界为代表的四大核心景区,初步实现了由单一观光游到观光、休闲、度假、运动、体验并重的历史性转变。
“+旅游”思维下的“旅游+”
旅游产业的发展是需要高投入的。人力和财力并不宽裕的山区小县,是如何一步步实现大旅游发展目标的呢?边远山区小县发展旅游的模式到底是什么?该县张良庙紫柏山景区管委会党工委书记刘亮为我们解开了疑惑:在留坝县有两句话,一句是“百业扶一业”,一句是“一业兴百业旺”,这也就是我们独有的旅游发展思维——“+旅游”和“旅游+”。
旅游产业发展中,思维决定成败。如今在留坝县,“ +旅游” 思维已经根植于各级干部的骨髓。县人大按照“修旧如旧”的理念高标准完成了老街旅游街区开发,交通部门按照旅游公路标准想方设法打通了全县旅游大环线,水利部门在河堤建设中不忘精心设计打造各具特色的水面景观……正是在“ +旅 游”思维的引领下,从县级四大班子、县直部门到乡镇,都积极寻找本单位与旅游的结合点,主动从旅游视角思考、谋划、推进工作。大家在旅游与农业、体育、文化等融合发展上做文章,在农耕文化、民俗体验、研学旅游等业态上不断寻求新突破,研究适合在当地“落地开花”的旅游项目,形成了多点开花、各具特色的旅游发展格局,农家田园、民俗文化、花谷美景、山地骑行……各色看点玩点精彩不断。
多点开花的全域布局,不仅补齐了“夏季热冬季冷,白天热晚上冷”的短板,还让旅游综合效益加速释放,带来了“一业兴百业旺”的良好发展格局,实现了“+旅游”和“旅游+”的完美融合。
位于留侯镇桃园铺村的土蜂蜜科普示范园集产业、观光、体验为一体,每天前来参观购买蜂蜜的游客络绎不绝。“这些蜂蜜都是联网的,提前预定的买家可以在网上观看产蜜的整个过程,也可以来实体店看”,该县留侯镇桃园铺村大学生村官张亮就是建立这个示范园的发起者,看好形势的他,去年还与其他年轻人联合成立了“青年创业联盟”,抱团投身农特产品开发和销售,去年一年带动全县网上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
在旅游产业发展的带动下,该县像张亮一样围绕旅游做文章谋发展的群众不在少数。为了让普通百姓都能分享到旅游这块“大蛋糕”,该县牢固树立“让利于民”的理念,先后出台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特色街区商户经营奖励办法等一系列政策,鼓励群众从事与旅游相关的种养、餐饮和手工艺品生产。据统计,仅2014年全县就新发展农家乐91户、乡村旅馆40家,餐饮住宿、居民服务等4个与旅游最紧密的行业新增个体工商户和企业分别占新增总数的92.5%和87%,以旅游为主的三产从业人员达到5000人以上。
此外,该县还在陕南率先提出创建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县,扶持建设10家示范店、带动发展个人网店120多家,初步实现了山区特色农产品与外界大市场的有效对接。同时,先后建成全国最大的猪苓种源基地、全国西洋参规范化种植基地、百万筒食用菌生产基地,一举拿下了留坝香菇、木耳、土蜂蜜、西洋参4个国家地理标志认证。10余家以农特产品加工、旅游纪念品开发为主的绿色企业落户留坝,推出西洋参、香菇、土蜂蜜等特色旅游产品40余类,旅游纪念品种类、销售点分别较2010年增长2.2倍、2.1倍,农民收入年均增长20.23%。天道酬勤,踏实苦干的留坝人正一步步将留坝打造成省内、国内一流景区。从昔日的贫困小县到如今让游客流连忘返的度假胜地,从当年的信息不畅到如今的县城和所有景区免费无线 WiFi 全覆盖,从过去的藏在深山人未识到成功举办全国首届秦岭山区山地自行车精英邀请赛、全国首届猪苓产业大会、全省首届滑雪大会……留坝正以她独有的姿态一步步走出陕西,走进国际舞台。旅游产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当地老百姓脱贫致富,更让留坝县成为了全市旅游对外展示的重要窗口。相信,随着这种跨越式发展,当地老百姓腰包会越来越鼓、腰杆会越挺越直,这种自豪感,会让每一位留坝人在心里由衷的说一句“我是留坝人,我骄傲!”
新闻来源:陕西传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