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陕西省旅游协会官方网站!
今天是
陕西省旅游协会[官网] 陕西省旅游协会微信公众号

用微信扫一扫

陕西省旅游协会公众号
通知公告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动态 > 通知公告 >
陕西省旅游局办公室关于转发《绿水青山能够换
2016-09-29 未知 返回列表

各设区市旅游局、杨凌示范区旅游局,西咸新区社会事务管理局、韩城市旅游委:

为贯彻落实王莉霞副省长批示精神,推动全省全域旅游及旅游扶贫工作深入开展,现将留坝县推进全域旅游的思考《绿水青山能够换来金山银山》转发你们,请认真学习借鉴。



                                                                                                                                             陕西省旅游局办公室

                                                                                                                                            2016年9月26日



绿水青山能够换来金山银山

——留坝县推进全域旅游的思考

中共留坝县委书记 许秋雯

留坝作为一个山区县,小、贫、弱、偏,几乎所有经济发展的劣势都让留坝占尽了,优势则与它无缘。就是在这样的客观条件下,留坝县委、县政府和留坝人不怨天、不怨地,而是转变发展理念,辩证地认识优势与劣势,在“绿色”上做文章,把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以雄辩的事实回答了能不能将旅游产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主导产业和怎么发展县域旅游产业的问题,他们的做法值得借鉴。

留坝地处秦岭南麓,面积1970平方公里,人口4.7万,属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和被限制开发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近年来,留坝县不等不靠,不怨天尤人,不以客观条件为不发展、慢发展找理由,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思想为指导,不断解放思想,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依托县境内得天独厚的绿水青山等生态人文资源,举全县之力,兴旅游产业,探索出了一条以旅游业牵引县域经济社会协调快速发展的新路子。留坝县先后被命名为全省“首批旅游强县”、“首批省级旅游示范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2014、2015年连续两年荣获汉中市目标责任考核优秀等次。

一、路径的抉择

改革开放初期,留坝依托丰富的林业、矿产资源,形成了以木材、药材、石材为支撑的林特型经济发展模式,曾一度创造了农民人均纯收入和人均存款全省第一的辉煌。但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林特型经济全面受挫并迅速陷入困境。历届县委、县政府在农业、工业等领域进行过艰苦探索:栽过黄姜、种过天麻,也曾尝试过发展工业。但是面对大交通环境的瓶颈制约,尤其是国家对大秦岭生态保护的日益重视,对许多产业亮起了红灯。一产受限、二产受阻,像留坝这样远离中心城市、贫困、欠发达和被限制开发的山区小县,怎样才能插上腾飞的翅膀、赶上发展的大潮?县委、县政府在经过多年曲折探索之后终于认识到,留坝最大的优势在于拥有优美的青山绿水和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而且随着外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留坝拥有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淳朴民风、浓郁人文资源的优势还会不断增值!因此,留坝的发展必须顺势而为,在青山绿水上做文章,在对这种优势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和利用这种优势,大力发展以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这是留坝县域经济发展的最现实的选择和后发优势。基于此,几届县委、县政府先后完善确立了“生态立县、药菌兴县、旅游强县”的发展思路。尤其是2011年新一届班子到任和2013年留坝被列为限制开发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后,进一步明晰了建设中国山地度假旅游示范区的发展目标,全县上下坚持实施“全域旅游”战略更加自觉,旅游强县步伐明显加快。在这一战略和目标的引领下,经过全县上下坚持不懈地努力,留坝的旅游从无到有,由弱至强,实现了从一个山区小县到旅游大县的华丽转身。“十二五”期间,累计接待游客666.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6.1亿元,分别比“十一五”期间增长307%和733%,三产增加值由“十一五”末的2.6亿元增长到“十二五”末的6.58亿元,同比增长153%,以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已经占到了GDP的半壁江山。在旅游产业带动下,生产总值突破12亿元大关,财政收入跨过亿元台阶,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乡居民收入均翻了一番。实践充分证明,像留坝这样贫困山区小县,依靠旅游可以兴县、强县,旅游业完全可以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二、做法与成效

(一)坚持全民参与,共建共享发展成果。留坝在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中,始终把旅游富民当作旅游产业发展的终极目标,坚持让利于民,让更多群众参与到旅游开发中来,成为旅游产业的直接和间接从业者,成为旅游商品的提供者、参与者、受益者,实现旅游开发全民参与、发展成果全民共享。一是全民共建。探索建立了“党委统揽、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大旅游发展模式,打破政府部门分工界限,突破条块限制,按照“十个围绕”(一产围绕旅游调结构、二产围绕旅游出产品、三产围绕旅游搞服务、交通围绕旅游上档次、城建围绕旅游树形象、林业围绕旅游出景点、文化围绕旅游创特色、宣传围绕旅游造声势、公安围绕旅游保平安、各行各业围绕旅游聚合力)的要求,将各种力量和资源集中到旅游业这一突破口上,形成了上下一盘棋、全民抓旅游的强大合力。“十二五”期间,累计整合资金6.4亿元,实施旅游重点项目162个,在原有张良庙、紫柏山、栈道漂流等景区景点的基础上,新建紫柏山滑雪场、栈道水世界、高江最美山村道路、格桑花海、留侯老集、县城老街旅游街区、火烧店青少年自然成长营等一批特色景区。同时,制定出台了社会资本参与旅游开发的奖励扶持政策,县财政每年拿出1000万元重点扶持民间资本投入旅游产品开发、配套服务建设、文化创意产品研发等领域,充分调动全社会关注、参与、支持旅游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截至2015年底,全县宾馆、农家宾馆和农家乐分别较“十一五”末增长113%、390%、58%,餐饮住宿、居民服务等4个与旅游最紧密的行业新增个体工商户和企业分别占年度新增总数的80%以上,旅游直接从业人数达3000人以上,带动转移劳动力1.03万人次,吸引500余名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实现收入1.5亿多元。二是全民共享。在全域旅游模式下,通过产品的开发、产业链的拉长,不仅仅改善了留坝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也让4.7万老百姓都能参与旅游发展、参与旅游服务,都能从旅游产业发展中受益,有获得感。特别是将旅游作为最有效的脱贫产业,大力推行景区带动、产业融合、旅游扶贫扶志“三联动”的旅游扶贫新模式,各景区景点90%的就业岗位安置县内贫困户成员,扶持22个村开展乡村旅游扶贫,累计发放旅游创业贷款1.22亿元,全县70%的贫困户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到旅游产业中,1464户4393人在参与旅游产业中实现了脱贫致富。在旅游产业发展中,留坝持续推进“全民素质提升工程”,广泛开展“最美留坝人”评选、“晒被子亮孝心”、“家风家训挂牌”等主题活动,教育引导群众践行淳朴、善良、文明、好客、包容、创新的留坝人核心价值观,如今,干净、整洁、美丽、山好、水好、人好已经成为留坝旅游又一张响亮品牌,留坝人在从事旅游服务业的过程中接受新思想、养成好习惯,生活得更加体面、更有尊严。

(二)坚持全产业链融合,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发展旅游必须遵循旅游产业发展规律。尤其在全民旅游时代,人们不再满足于景点旅游,旅游消费越来越呈现多层次、多元化、个性化的特点。留坝积极顺应旅游发展趋势和规律,坚持大融合和“旅游+”的理念,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商养学闲情奇”等旅游要素,推动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培育新业态、打造新产品,最终实现旅游“一业兴”带来“百业旺”。一是顺应产业融合发展潮流,加快推进一、三产融合。坚定农业做特做优的发展方向和做休闲农业、品牌农业、良心农业的发展路径,通过种源控制、品牌认证、市场管控等措施,成功推出“留坝棒棒蜜”、“留坝土鸡”等一批名优农产品品牌,留坝香菇、木耳、土蜂蜜、西洋参、板栗、银杏等六个国家地理标志认证产品,成为全省国家地理标志认证产品最多的县。

例如,通过做品牌、申请专利并严格生产标准和质量要求,土蜂蜜的价格由开始时每斤20元卖到了现在的98元,提高了近4倍。2015年,留坝县芳之源纯天然养蜂专业合作社共产蜂蜜15000余斤,产值150余万元,带动合作社会员户均增收10000余元。又如,2014年打造的以“逛老集、购山货、寻乡愁”为核心的留侯老集,已经成为了附近群众售卖土特产的主要集散地,累计接待各地游客8万多人次,带动旅游综合收入1500多万元。同时,顺应“互联网+农业”的趋势,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为农特产品和旅游商品销售插上翅膀,成功创建为全省电子商务示范县。截止目前,5个镇的电子商务服务站投入运营,发展电商示范户20户,个人网店245个,物流企业9家。2015年,9家公司、3个景区和20余家餐饮交易总额达8500万元。在旅游产业的带动下,留坝将农产品市场做到了农民家门口,解决了农产品销售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农业生产方式从单纯种养的传统农业转变为高附加值的休闲农业,实现了农产品做特、做优、高效的目标。目前,留坝已建成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3个,精心打造休闲观光示范点25个、休闲农业(区)点10个,推出格桑花海、芳草坪花谷等休闲农业观光点15处,旅游商品种类、销售点分别较“十一五”末增长2.2倍、2.1倍,全县农民人均从乡村旅游与农业产业中获得收入2684元,占2015年年度收入的34.5%。二是放大文化与旅游的“耦合效应”,加快推进文旅融合。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繁荣的捷径,两者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耦合性。留坝坚持对地域文化进行挖掘、提炼和加工,培育文创产业,增加旅游“粘度”,努力锻造旅游之“魂”。精心编排了大型民俗歌舞剧《爱在山水间》等一批精品力作,开发了“紫柏山宴”饮食文化品牌,建成老街传统手工艺展示一条街,老街书吧、木工学堂、老电影博物馆、青年旅舍等一批优秀文创项目落户留坝,旅游产品体系更加完善,文化品位显著提升。玉皇庙镇按照自驾小镇的发展目标,建成全省最美乡村公路,恢复以传统斗鸡、土鸡选美为代表的农耕文化节,吸引大批游客前来;火烧店镇按照“田园风光、养老家园”的发展定位,精心打造农耕文化体验园、青少年自然成长营等,成为全省重要的农耕文化研学旅游示范基地。三是按照体育产业发展趋势,加快推进体旅融合。体育与旅游休闲的结合是世界的潮流。留坝积极顺应体育产业发展趋势,建成了全省首条国际专业山地自行车赛道,打造了紫柏山滑雪场、栈道水世界、营盘自行车慢道、CS基地等特色运动项目,特别是依托留坝青少年校园足球品牌优势,加快营盘足球研训基地建设,全力推动青少年足球研学旅游发展,形成了以足球、山地骑行、滑雪、全民健身等为主的“休闲、体验、竞赛”三位一体的体旅融合新业态,努力打造中国山地运动之城。此外,围绕休闲、度假、养生、养老,打造休闲垂钓基地、养老度假公寓等特色旅游产品,产业业态不断丰富。截至去年,留坝县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到23:26:51,带动三产服务直接上缴税金1416万元,占当年地方财政收入的26.2%,同比增长49%。

(三)坚持全地域打造,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旅游是一个从准备、经历、到结束的身心体验过程,必须让游客的独特体验从进入留坝就开始。为此,留坝坚持把全县作为一个大景区,用旅游的理念规划全县,用景区的标准建设城乡,全力做精县城、做美镇村,实施了留坝全域景点的打造,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一是坚持全域规划。围绕破解大秦岭地区旅游只简单打生态牌、绿色牌的同质化瓶颈,留坝与国内知名旅游专家张辉教授团队合作,按照20年不落后的标准,精心编制了中国山地旅游度假示范区总体规划体系,并在国家旅游局召开评审会,成为全国首个进入国家旅游局评审的县级规划,并由汉中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二是坚持全景建设。从2012年起,累计整合资金3.8亿元,持续推进以城区、镇村、道路沿线、河流水系、景区景点和绿化提升为主要内容的“精美留坝”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六大工程。累计栽植绿化苗木120余万株,新建垃圾填埋场和中转房161个,配备垃圾清运车60辆,绿化美化庭院4950户,打造景观节点35处,硬化村组道路35.37公里;同时落实县镇村三级机构、人员、经费等环境卫生基础保障,建立垃圾清运处理、景观小品与苗木花卉日常管护等长效机制,大力推进“四园两池”建设和“把丰收挂起来、把庭院靓起来、把歌舞跳起来”的“美在农家”等活动,“清洁、爱美”成为老百姓的良好习惯,留坝成为全市最干净、最美丽的地方,连续两年荣登“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榜”,是全市唯一上榜县。按照“雨污分流、管线地埋、绿化亮化”的要求,高标准完成了紫柏路改造工程,建成了全市山区县首条景观大道;秉持“修旧如旧”的理念,把具有近300年历史的留坝老街恢复建设成一条集休闲、购物、饮食、娱乐于一体的旅游街区,成为文化旅游街区恢复性重建的标杆性工程;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营”的思路,实施“温暖留坝”工程,集中供热面积达43万平方米,在全市率先彻底革新了千百年来传统的“烤火坑猫冬”的生活方式,既提升了群众生活质量,也改善了旅游服务条件;启动“回到1950年代”主题文化县城建设;继杭州之后在全国第二家实现了县城及主要景区免费无线上网,留坝作为旅游城市的功能更加完善,文化品位显著提升。三是坚持全域保护。始终把生态立县作为第一战略来坚守,从源头上限制和规范探矿采矿行为,顶住巨大压力关停了11家影响生态环境的工矿企业,否决了总投资10亿元的紫柏山风力发电等一批与县域经济发展实际相悖离的项目,竭尽全力保护这一方青山绿水。同时,以“做足特色、留住乡愁”为核心,实施“乡土文化记忆工程”,对古村落、古民居和传统民俗、手工技艺等进行保护和开发,制定传统民居建设标准对群众建房风貌进行控制,精心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荣居新浪网“寻找陕西最美乡村”票选活动榜首。

三、启示和经验

(一)坚持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明确要求,发展必须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留坝选择以旅游产业引领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子,不是心血来潮、应景之作,也不是追求“政绩”的短期行为,而是在历届县委、政府班子和广大干部群众在艰辛探索和反复实践中走出来的一条符合留坝实际的、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同时,在推进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规划引领,严格按照产业发展规律,逐步有序地向前推进,以实际行动回答了能不能将旅游产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主导产业和怎么将旅游产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主导产业的问题。实践证明,在推进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依托本地资源禀赋,突出比较优势,坚持特色发展,坚决杜绝只图眼前利益的短期行为和唯GDP的功利观念,才能确保县域经济实现科学、可持续发展。

(二)坚持道路自觉。在推进“生态立县、药菌兴县、旅游强县”发展战略和旅游“一业突破”发展道路的过程中,留坝前后几任党政班子始终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干事创业,坚持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对“一业突破”发展道路的自觉逐步从领导自觉到干部自觉,再到全民自觉。也正是有了这种矢志不渝的坚守,留坝的县域经济才能够沿着正确的方向科学发展,才能够取得今天这样瞩目的成绩。留坝的实践证明,发展思路一旦确定下来,就必须坚定道路自觉、保持战略定力,义无返顾地走下去,真正做到不为名利所动、不为压力所迫、不为功利所惑,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只有这样,我们的事业才会薪火相传、兴旺发达。

(三)坚定道路自信。留坝无论是从地域面积上、人口上,还是经济实力上,都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小”县。但留坝没有因为“小”而自卑,因为“小”而气馁,而是冲破缺资金、缺人才、缺经验等重重困境,义无反顾地推进一业突破。按国际标准修建了全省首条山地自行车赛道;修建了陕南第一个滑雪场;建成陕南地区生态植被最佳、配套设施最全、游乐项目最丰富的大型水上乐园;率先在陕南实现县城集中供暖;率先在全市实现从幼儿园到高中15年免费教育……等等,留坝一路披荆斩棘,创造了14个省、市第一。在这个过程中,培育了众志成城、迎难而上、坚忍不拔、埋头苦干、开拓创新的“留坝精神”,更成为激励全县上下勇往直前的精神动力。留坝的实践证明,只要我们不断增强道路自信、能力自信、水平自信,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困,咬定青山不放松,就能完成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实现县域经济的跨越发展。

(四)坚持改革创新。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之源。留坝的旅游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瞩目的成绩,就是不断改革创新的结果。从130天建成陕南第一条客运索道创造“留坝速度”,到6个多月建成紫柏山国际滑雪场、8个月建成栈道水世界,“留坝速度”在不断被刷新。从党委统揽、政府主导、市场运作、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的“留坝模式”,到“全域留坝、四季旅游”品牌的树立;从以林业工人为主的党政干部打造紫柏山、张良庙景区开始,到以县委旅游产业突破发展领导小组为总揽,举全县之力发展旅游产业;从旅游局、管委会、旅游开发总公司具体实施运营管理,到进行公司化旅游体制改革,留坝一直在思想理念、产业业态、体制机制和运营模式上不断创新,“留坝模式”的内涵和外延在不断充实完善和裂变。留坝的实践证明,县域经济发展要想始终勇立发展潮头、抢占发展先机,就必须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不停步,敢试敢闯、不墨守成规,始终保持一股冲劲、闯劲,从而实现一个又一个更高的目标。(陕西省旅游局)



二维码
电话:029-89640708 导游分会电话:029-85233523 传真:+86-029-89640708 邮箱:3532360073@qq.com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长安北路18号陕西体育宾馆
备案号:陕ICP备16012852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863号
Copyright © 2002-2019 陕西省旅游协会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