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非遗经典·对话古老技艺
——2019西安城墙非遗文化传承活动
将于11月23日正式开启
来自全国各地的8位非遗文化传承人
将为大家讲述传统非遗文化的故事
同时还有各类精彩非遗项目展演互动
快来跟着城墙宝宝一探究竟!
皮影戏
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
透过薄薄的幕布
说千古奇闻,唱人生离合
其中的“演员”,被称为影人
关中皮影以牛皮制成
无论是原料皮质、雕刻工艺、雕镂手法
雕饰技巧、绘色效果
还是整体的艺术效果
在国内皆为一流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皮影文化
皮影非遗传承人魏金全
将为大家现场讲述皮影的前世今生
带领各位小伙伴们领略皮影文化的魅力
木版年画是我国传统民间艺术
在西北地区
凤翔木版年画一枝独秀
在陕、甘、宁、青、川广大地区流传了数百年
凤翔的木版年画始于唐宋,盛于明清
被国外收藏家赞誉为“东方智慧的结晶”
凤翔木版年画第二十一代传承人
王怡璇
将为大家带来关于木版年画的精彩内容
活字印刷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始于唐朝的雕版印刷术
经宋仁宗时代的毕昇发展、完善
产生了活字印刷
2010年11月15日
“活字印刷术”
被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员
活字印刷传承人魏立明
将为大家分享自己
在探索活字印刷术时的心路历程
扎染
古称扎缬(zā xié)、绞缬(jiǎo xié)
夹缬(jiā xié)和染缬(rǎn xié)
有着悠久历史,起源于黄河流域
是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
早在2006年
扎染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员
扎染传承人刘晶晶
将与大家分享扎染
与现代时尚界的融合运用
唐宋时已逐步形成新年燃灯
元宵节前后张灯节彩的习俗
新年和元宵放灯、燃灯之时
民间杂技、杂耍等表演活动亦尽现其间
深得民众的喜爱
每一年西安城墙新春灯会
都有传统花灯的精彩民俗展示
同时也会举办
西安城墙全民制灯活动
喜欢的小伙伴们请及时关注
“遇见城墙”微信官方订阅号
第一时间获取活动资讯
本次非遗文化传承活动
陕西省非遗花灯传承人王蒲芳
将为大家讲述传统花灯的制作技艺
和与花灯有关的精彩故事
川剧变脸是川剧表演的特技之一
是运用在川剧艺术中塑造人物的一种特技
川剧把“变脸”搬上舞台
用绝妙的技巧使它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
变脸的手法大体上分为三种
“抹脸”、“吹脸”、“扯脸”
1987年
国家文化部将“变脸”列为“二级国家机密”
著名川剧变脸表演艺术家
第八届陕西省戏曲小梅花金奖得主董鑫
将现场为大家展示川剧变脸的神秘魅力
剪纸
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
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
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
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常务副会长
中国艺术剪纸协会会员左其诚
将带大家领略剪纸画的文化魅力
甲又名铠
《释名·释兵》:“铠,犹铠也。
坚重之言也,或渭之甲。”
古代铠甲是不允许私自收藏的
所以并没有存世的唐代铠甲
从现存的唐代壁画及古籍中关于唐代铠甲的记载
复原制作出唐代铠甲
让我们在千年之后
依然能领略大唐的军威、大唐的气派
西安城墙金甲武士铠甲的整体造型
是在明光铠的基础上做了改进
甲片部分以山文字甲扣合而成
金甲武士威风凛凛的气势
获得了国内外游客的一致好评
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员张春永
将带大家共同探索盛唐铠甲的秘密